正文

第一章 改革创新弄大潮(9)

国宝同仁堂 作者:边东子


同仁堂还是大陆第一个到香港投资建立生产基地的中药企业。2004年10月,同仁堂宣布与香港科技园公司签订大埔工业租地合约,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投资主体,投资一亿五千万港元,建立了国内首个海外中药生产基地,这一举措打破了同仁堂制药不出京的老传统。这也是同仁堂的睿智之举。当时恰逢内地和香港的CEAP协议刚刚签署。同仁堂集团以敏锐的眼光注意到,在香港建厂可以一举多得,即能享受到CEAP带来的优惠政策,又能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还能借香港的地理优势,将自己的产品辐射到东南亚一带,以借助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联邦的国家的医药管理制度有共通之处,更巧妙地打进世界市场。这个生产基地隶属于同仁堂国药公司,于2008年正式投产,当年投产当年赢利。同仁堂在香港还拥有一家全资子公司——同仁堂国际公司,全权负责同仁堂的海外业务的拓展,是同仁堂海外发展的桥头堡。几年来,同仁堂的走出去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

今天的同仁堂集团已蜕变成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资产由上市前的不到十八亿元,增加到2008年底的八十三亿元,增长了四倍半。1993年,同仁堂的出口创汇为一百九十六万美元,2009年,这一数字已刷新为两千五百多万美元,连续十年居全国中成药出口第一位。

同仁堂做强了,也做大了。现在同仁堂的零售终端达到了一千一百余家,连锁门店、旗舰店、大型店、店中店,形式多样,遍布全国。

同仁堂产品的国际销售拓展步伐稳健扎实,现已经在海外设立药店三十五家,著名的中医大夫也在海外药店里坐堂,为各国人士诊病治疗。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这样评论股票的作用:“假如必须等待积累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还没有铁路。但是,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情完成了。”

同仁堂股改上市的成功,诠释了马克思的这个论断。如果不是从股市上募集资金,同仁堂的制药厂很可能至今还蛰伏在老旧的胡同里,工人们还汗流浃背地在低矮的厂房里用落后的生产工具生产,那怎么可能满足今天社会的需要呢?同仁堂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了股票这个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物,也可以用“拿来主义”的办法,通过上市和融资,把社会主义的国企做大做强,关键是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一心为公的领导班子。同仁堂集团领导层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三节 母体脱困不让一名职工下岗

体制创新赢得企业整体发展

股改上市之后,造就了同仁堂集团的两个股份制上市公司——“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和“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它们成了一对明星,产品受欢迎,效益大攀升,上上下下皆大欢喜。但是,同仁堂集团领导在大手笔地完成了两次上市,创造了“同仁堂奇迹”之后,并没有止步,他们把目光转到了如何解决“母体脱困”问题上。那时绩优资产都上市了,可是属于同仁堂集团公司的一些单位,如北城批发部、南城批发部、通州批发部以及仓库和储运站等还属于集团公司,因此人们把它们叫作“集团母体”。可是一提起这“集团母体”,人们就摇头叹气。原来,它们都是些体制陈旧、设备落后、一直没有脱困的单位,有许多还要靠集团养活,就像一群依附在母亲身边,一直不能断奶的孩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