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93年9月日记(6)

何振梁申奥日记 作者:何振梁


下午和楼大鹏一起接受英路透社派里及《每日电讯报》麦里奥德的采访。他们提了大量关于最近我国田径运动员接连破记录等问题。也问了中国这样大幅度破世界记录而引起的种种疑问,如对北京申办有利抑或不利,是否为了对申办加油而事先安排的。

对于田径好成绩的问题,我着重讲了这是多年来奋斗的结果。人们对药检结果必须信任,否则谁都可以随便怀疑谁。我们欢迎记者或教练到中国去了解情况,甚至欢迎运动员去中国随同训练(如果他们受得了的话)。技术性的问题,由楼大鹏作了详细的介绍。我们事先商定,认为应采取高姿态,而不能躲躲闪闪。高姿态反而可以把一些流言蜚语压下去,否则对我申办不利。

见记者后,我安安静静地看了一下陈述讲话,读了两遍,尚不顺口,应大力熟读,以便取得好效果。现在的问题是对8、9分钟的电视片太没把握了。

1993年9月16日 星期四 蒙特卡洛

库马尔告,他同萨马兰奇有过长谈。萨马兰奇认为北京稍稍领先。库马尔说,悉尼“十分”自信,曼彻斯特则认为决赛将在曼彻斯特和悉尼之间进行,柏林也很有信心。但他们三家都认为北京是他们的主要对手。库马尔还说,斯托博可能投悉尼的票,而不是曼彻斯特。这对我不利。

李岚清、北京市领导等率代表团今日下午2时10分抵达尼斯。我接机后匆匆从机场赶回蒙特卡洛,与萨马兰奇会面。

上午在大厅见到萨马兰奇,萨马兰奇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还活着啊!”他开玩笑的意思是申办工作太累人了。与萨马兰奇从下午3时05分至3时25分谈了20分钟。他认为现在北京稍微领先。他已同意大利的卡拉罗谈过,卡赞成北京。萨马兰奇同意再同卡拉罗、西贝尔科、霍德勒谈。萨马兰奇还告我一个情况,英外交大臣赫德正在澳大利亚访问,他发表公开谈话说:“如果选择北京将是一个坏的主意、坏的决定”。萨说:“你们应该抗议。”

萨马兰奇还告,这次执委会选举很简单,因为各个空位都只有一个候选人。22日他将把主持权给我。由我主持全会改选主席一职。鉴于只有他一个人候选,不用投票即通过。由我讲几句话,然后把主持权交还给他。我离任副主席后,接替者为霍德勒。姆巴伊将任执委,德弗朗兹连任。

下午“奥林匹克休战”国际支援委员会4时开会。“休战”的建议获得了各大国(日本除外)及各国的支持。各国奥委会均支持更不用说了。这样的“休战”呼吁谁也不会听,但萨马兰奇有此主意,确实显出他搞政治的高明。会议仅开了不到一个小时。会后随萨马兰奇等去看邮展,顺便参观了蒙特卡洛闻名的赌场。赌场富丽堂皇,但其程度尚不及巴登巴登的赌场。可是这里的赌注大得吓人,虽说可以小到一法郎,但大的可到五万法郎下一注。

7时,李岚清与萨马兰奇会见,我陪见。李岚清重申了我国政府对奥林匹克运动及申办的支持,并转达了江泽民、李鹏对萨马兰奇的问候。萨马兰奇表示北京的申办工作很出色,祝北京好运。会见是在巴黎饭店萨马兰奇的套房进行的。

晚饭后与伍绍祖、李其炎、张百发、万嗣铨等交换了一下情况,然后召集代表团各组负责人开会。我指出代表团本身也应分几个层次:一是第一线对外的,二是为第一线直接服务的,三是呐喊助威的。对于第三层次,应表现出良好的仪态,不出问题本身就是贡献。当前要抓紧的是做好委员及舆论界的工作,其次是做好陈述报告的准备。关于代表团的联络和指挥系统,我强调要抓紧委员工作及记者工作两个环节之间的互通情况。两者有各自独立的战场,但相互影响直接而迅速,我们应有灵活、高效的联络和决策程序。我对录像片再次表示了担心。近一两日内必须把国内没有做的陈述总演练在这里进行。

会后审录像片,我仍不满意,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据说美国奇迹公司可以在周一把修改过的录像片带来。我指出不要因为录像片而砸锅。

9月14日,澳大利亚总理基廷在访美时公开表示,要国际奥委会不要让政治超过体育理想,选择北京而不选悉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