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1日 星期五 怀柔
应北京市政府领导邀请,在宽沟市政府招待所休息几天。罗干同志今日也来此休息。
自9月23日以来,在外事场合得硬挺着,显出大国风度,但内心一直感到无穷遗憾,有的报道说这是“世纪的遗憾”,真是身心交瘁。经过几天来的调整,特别听了常委领导同志的讲话,思想上逐渐恢复了平衡。有时甚至想,也许这是从当前国际形势来看所能获得的最佳结果了。国内先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也好。特别是看到全国人民那样理解我们,并且从申办过程中看清了我国所处的地位,以及西方决不会不加反对地看到我国强大起来,因而更应团结起来,奋发图强,心里也就坦然多了。
罗干说奥申委工作很有成绩,你是最辛苦的一个。你应该明年再争取选上国际奥委会执委。国内还没有人能接替你,既懂外事,又懂两种外语。
1993年10月2日 星期六 怀柔
午休后整理9月23日投票情况。如果我日前估计的各委员投票情况接近真实,则第一轮我们获得的32票,来自亚洲8,非洲7,拉美11,西欧5,北美1;第二轮增亚洲1,非洲3,西欧1;第三轮增西欧3;第四轮增亚、非、西欧各1;合计为43票,来自亚洲10,非洲11,拉美11,西欧10,北美1。但从东欧1票未拿到似乎不大可能。所以以上也只能说是估计。
悉尼第一轮30票,来自亚洲3,非洲3,拉美4,东欧5,西欧9,北美2,大洋洲4;第二轮无增长;第三轮增拉美2,东欧2,西欧3;第四轮增亚洲1,西欧7。合计45票,来自亚洲4,非洲3,拉美6,东欧7,西欧19,北美2,大洋洲4。
悉尼的第一轮即拿到30票,出乎我的意料。
1993年10月4日 星期一 北京
中午开党组会。讨论七运会兴奋剂检测结果。之前先由我传达中央常委接见奥申委领导时的讲话。然后由伍绍祖传达他于10月1日见到邓小平同志时邓小平的讲话。邓小平讲话的意思是说,申办不成,没有关系,总结经验。
萨马兰奇于9月30日致函江泽民主席。信中代表奥林匹克运动感谢北京以微小差距完成的出色申办工作,说特别要提到他的同事和朋友何振梁在奥申委的绝佳工作。信中还表示钦佩北京奥申委在接受投票结果时以高尚的体育精神表现出的奥林匹克精神。
1993年10月8日 星期五 北京
离开蒙特卡洛全会已经将近半个月,各种途径的信息仍然不断传来。有的国外友人继续分析推断委员们在投票中的表现,或是劝我们尽快再展征旗。国内舆论反复强调总结经验,搞好经济建设。估计要完全冷静下来,还需一段时间。
政协常委会全体会议于上午举行大会发言。我在会场里利用此时间想了想申办的经验与教训。
整个申办是一场政治战、舆论战,是与西方反华势力的较量。较量结果基本上是打个平手。从四轮投票的情况分析,可以看出:1. 我基本力量是亚非拉,占我获票总数的3/4,西方有识之士占1/4;2. 亚非委员中支持率基本上符合原预计;3. 阿拉伯国家基本上是整体支持了我们;4. 中南美及欧洲拉丁集团支持率较高;5. 东欧委员多数未支持。
我个人认为,今后:1. 对亚非拉的工作应大力加强,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不搞短视行为。2. 对国际体育界的拉丁集团和盎格鲁—撒克逊集团之间的矛盾,应既超脱又适当利用。当前应侧重做好拉丁集团的工作(这次舆论上攻我者主要是美、英、澳,投票支持悉尼者也主要是受此舆论的影响)。3. 应大力加强舆论工作,加强我对外宣传工作的手段及队伍,并做好国外的新闻媒介工作,并持之以恒。当前应着重宣传国际奥委会失去了一次良机。4. 今后如再申办,班子要精干,指挥要集中而灵活。
1993年10月18日 星期一 北京
下午奥申委及出席摩纳哥会议的申办城市代表团举行总结大会。奥申委主席主持。李岚清、李铁映、罗干等出席。
伍绍祖宣读奥申委感谢各界支持的信。李岚清有事要先走,故先讲话。他说,这次申办奥运会实际上是一次政治较量,我们在受到围攻的情况下,最后只是两票之差。这就说明大家承认我们,中国是有条件有资格申办的。他肯定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出色表现。他说,在他有生之年相信总能在中国的土地上看到奥运会。
我代表奥申委作了总结报告。在讲述了整个申办过程之后,我说,对没有取得举办权,要以平常之心坦然对之。1. 申办奥运会绝不仅仅是一件体育方面的事情,而是一场严峻的国际政治斗争,实际上是新形势下东西方的一次直接较量。2. 两票之差说明了我们的改革开放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尽管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中,但在这次较量中基本上是势均力敌。表决的结果表明,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3. 申办奥运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次团结教育人民的过程。特别是教育了我们的青年一代,使他们看清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嘴脸。也进一步增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 我们的综合国力还有待于加强。只有我们真正强大起来,才可能实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目的。
罗干的讲话很简短,但很受欢迎。因他说在1991年年初,他参加了奥申委的挂牌仪式。相信总有一天又要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从事申办工作,他又将来参加奥申委的挂牌仪式。
随着总结大会的结束,几年来我们曾为之梦萦魂牵、日夜奋战的申办工作也结束了。同志们带着各自痛惜、惆怅、愤慨、不甘等交错而又一时难以排解的感情,无言地握手告别,回到各人原来的工作岗位。几年来我们在同一个战壕曾经并肩战斗、密切配合。相信早晚总有一天,我们将再次申办,我们中许多人还会重逢。
通过申办,中国更认识了世界,也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我们加深了对国际奥委会的了解,并和许多委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是我们再次申办奥运会时最宝贵的财富、最可依靠的力量。我即将从行政岗位上退下。但我仍在引领期待。“永远的北京、不远的奥运”。一旦再次申奥,我定当倾情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