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不祥的预兆(2)

聂荣臻的非常之路 作者:周均伦


有些坚持不改的,暂时搁起来,什么时候放毒,再予以批判;三、“有些年老体弱,行将就木”的科学家即使群众意见很大,也只进行背靠背的批判,不搞面对面的斗争;四、科研机构进行“文化大革命”运动,要摆事实,讲道理,不准打人侮辱人。

“草稿”6月23日上报以后,聂荣臻希望尽快得到批示,使科技界的知识分子免遭厄运。

几经催问,6月27日中央文革办公室答复说:现在中央很忙,没有时间讨论,可以将文件草稿发给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到7月5日,各方面的意见基本上都汇总起来了。

“草稿”引起了强烈反响。

大家都表示热烈拥护。

在所提出的31条意见中,大多是属于文字表达方面的。

其中有两条实质性的意见:一是,要求扩大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左派、中派的适用范围。

二是,希望把“草稿”中(包括标题)提到“自然科学家”的地方,一律改为“自然科学工作者”。

两条意见,目的都是想把尽可能多的知识分子,包括进保护对象的范围之内。

聂荣臻非常高兴,这正符合他的愿望。

7月5日当天,秘书遵照聂荣臻的指示,以最快的速度,把各方面的意见汇总整理了出来,又起草了一个通知稿:定于7月7日上午9时到钓鱼台宾馆15号楼中央文革办公室所在地,讨论修改“草稿”,以便再次上报。

陈伯达7月6日在通知稿上批:“请聂荣臻主持,我这几天有事,不一定来参加。

大家修改后,我可以来同他们斟酌。”

当时中央文革已经凌驾于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之上,陈伯达不到会,显然这个会就开不成,开了也不会起什么作用。

7月12日,聂荣臻在打给陈伯达的电话中说,我历来主张,对老一代的自然科学家,只要他们爱国,不反党,不反社会主义,就应该充分利用他们的所长。

至于世界观的改造,慢慢地通过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斗争,逐步加以改造。

这样做,对我们的事业有利。

陈伯达答复:这件事太麻烦,又要定原则,又要进行排队,弄不好会有很多意见,等等再说吧。

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要制定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聂荣臻再次向陈伯达提出,在上述决定中,加上保护科技界知识分子的内容。

他对陈伯达说,你认为麻烦,可以写得简明扼要些,只要能起保护知识分子的作用就行。

这次,陈伯达倒是同意了,会上,毛泽东、周恩来等,和当时已调到中央工作的陶铸,也支持在“十六条”中,要有保护科学家的条文。

于是,在十一中全会通过的“十六条”里面,专门写了第十二条,标题是“关于科学家、技术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的政策”。

第十二条的全文是:“对于科学家、技术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只要他们是爱国的,是积极工作的,是不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是不里通外国的,在这次运动中,都应该继续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对于有贡献的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员,应该加以保护。

对他们的世界观和作风,可以帮助他们逐步改造。”

文字虽短,但“草稿”的主要精神都有了。

这使聂荣臻感到欣慰。

7月30日下午,聂荣臻办公室接到戚本禹来的电话:中央文革想今天下午召开个大会,在会上讲讲政策,由中国科学院各单位派人参加,叫征求一下聂荣臻的意见。

聂荣臻说,既然是中央文革要向科技人员讲政策,那当然好,我同意开。

经过紧张的工作,当天晚上在人民大会堂开了有科技人员等7900多人参加的科学口第一次群众大会,号称万人大会。

会议一开始,中央文革主持会议的人就号召大家要当陈胜、吴广,起来造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