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庄,村民享有从吃水、用电、住房、医疗到孩子入托儿所、上学等40多项免费福利待遇。
记者来到村民陈顺珍家时,客厅里34英寸大彩电里正播放着文艺节目,陈顺珍告诉记者,她家是今年1月30日刚搬进来的。她热情地邀请记者参观她的新家,这里中央空调、宽带网、现代化家具、健身房、闭路电视、车库、供热、供气设备一应俱全。“这套房子,我们一分钱没花,是村里免费给我们提供的!”陈顺珍自豪地说。
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名宣说,为进一步推进刘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里规划是每家都要住上小洋楼,先期入住的是家里有老人的农户。
毛玉亭老人对记者说,这已是村里第三次集体建房了。“1976年,刘庄统一规划建设了第一代新村,上到老书记,下到普通村民,白天种棉粮,晚上盖楼房。”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村里建起了1400多间单面双层住宅楼,让全村人都住了进去。“这在当时的中原大地是独一无二的,一下子轰动四方。”
上世纪90年代,为了使群众的住房更宽敞,刘庄新建了十几幢五层单元式住宅楼,使村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刘庄生产发展了,村民富裕了,还不忘提高村民素质和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据村委会副主任刘俊荣介绍,近些年来,刘庄村先后选拔120多名优秀青年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深造;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科技大楼、卫星地面接收站和电视中转站;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图书馆、阅览室和青年民兵之家,每年订阅500多份报纸、杂志供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如今,刘庄有160多名工程师、农艺师和技术员,一大批土生土长、具有现代生产和管理才能的优秀人才,正在各个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刘名宣还告诉记者,村里还投资2600多万元建设集幼教、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现代化教育园区,建成后村里的学生不出村就可以受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系统教育。
采访札记
敢为天下先才有首富村
50年来,刘庄经济发展走过了解决温饱阶段,走过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奔小康阶段,现在已进入依靠高科技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阶段。翻开刘庄的发展史,有两段曾经轰动全国的“插曲”。
其一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史来贺看到电视上播放飞机播种、洒农药以及抢运伤病员的镜头,于是联想到刘庄要是有架小飞机,既可以为本村和附近村庄的棉田洒农药,还可在村民有了疾病时,及时送到大城市的好医院抢救。1983年12月,他听说北京航空学院有架小飞机要出售,就买了下来。农民买飞机,当时轰动了全中国。
1985年年底,史来贺又从电视上看到,用计算机算账比算盘快多了,而且要查账非常方便,一敲键盘,数字就出来了,再也不用到库房里,一页页翻账本了。于是,他果断决定为村里购置一台电脑。开始,村里只用电脑来记账,后来又用它来管理工厂。用电脑算账、控制操作生产,在今天早已不是稀罕事,但在21年前,刘庄农民就将电脑应用到生产中了。
农民买飞机、农民用电脑,是刘庄人“敢为天下先”精神的体现,也是刘庄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先决条件。
编辑点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曾有过“大跃进”的“冲动”,也有过“文革”十年的“疯狂”。风风雨雨,潮起潮落,可刘庄这面农业战线的旗帜却高高飘扬了50年。
50年沧桑巨变,刘庄始终在不停顿地发展。中国农村几经风雨,刘庄为什么能长盛不衰?
老村支书史来贺说得好:“千变万变,发展经济,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啥时候都不能变,这就是我们长盛不衰的秘诀。”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同样拥有一片蓝天、一方水土,有的地方天空缺少亮点,生活泛不起激情;有的地方也出过经验,有过典型,但墙内开花墙外香,新星变流星。
相反,老先进与时俱进,光亮如初,生机勃发。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紧跟时代步伐,勇于抛弃陈旧落后思想,勇于吸取新养分、树立新观念,所以,刘庄人才能一直勇立时代潮头,把自己的声音融入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