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原首富村”与时代同步(3)

调查三农 作者:许宝健


老典型距新农村还有多远

当年:深山走出了两个全国劳模

张植弟是泉口精神的缔造者,1959年,他担任泉口公社党委书记,成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在中共“九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当年,湖北省巴东县泉口公社被形象地描绘为“风吹石头滚下河,老鸦歇脚土就梭,三个月亮晒死苗,一场暴雨现岩壳。”当地农民吃饭靠供应粮,用钱靠救济款。

1965年国庆节,张植弟到北京参加了国庆观礼。在北京,他结识了当时山西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大寨改坡地为梯田,努力改善生产条件的经验和成果,大大启发和激励了张植弟。观礼后,他专程到大寨参观学习,访问了30多家农户。回去后,张植弟自掏腰包为20多个生产队每队买了一本《毛泽东著作选读》和若干根钢钎。很快,一场“向山要粮、改坡为梯”的“人民战争”打响了。

张植弟带领全社群众,经过3年艰苦奋斗,用钢钎和大锤改造良田2262亩,发展梯形茶园800亩,种植桐子等经济作物2000余亩,全社3个村30多个组都办起了集体企业,不仅改变了泉口人吃粮靠救济的境遇,还为群众新辟增收途经。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张植弟从公社党委书记调任巴东县委书记,后来又出任了恩施地委副书记。

舒显桂是从泉口走出来的第二个全国劳模。1957年,舒显桂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69年,52岁的舒显桂担任了坡改梯第八专班队队长,这个柔弱女子,与男人们一道挖山放炮,打锤扛石,她患了肿瘤也不休息,“死也要死在工地上”,因此,她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女愚公”。

1980年冬,舒显桂病情加重,卧床不起,11月24日病逝。当地群众尊重她的遗愿,“死后不占良田”,将她“埋在了山头”,让她能“看到泉口的变化”。公社上千名群众自发为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神农架下女愚公舒显桂永垂不朽”。

后来:泉口精神未被遗忘

初春的泉口,依然是残雪一片,来到泉口,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村头矗立的那个写着“泉口精神永放光芒”的石碑。在村里,记者找到了农业学大寨时期涌现出来的“老黄牛”,今年87岁的陈宏才老人。

令陈宏才老人最为欣喜的是“泉口精神至今未被遗忘”,他告诉记者,1978年,时任湖北省第一书记的陈丕显视察泉口后,湖北省委、省政府将泉口树立为全省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号召全省农村向泉口学习。1986年,时任湖北省委副书记的钱运录视察泉口时提出,在新时期要继续弘扬泉口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造福子孙的奉献精神。1992年7月,巴东县委、县政府在泉口公社原党委书记张植弟的故居前,竖起了“泉口精神永放光芒”的石碑。

如今:争取跟上新农村建设步伐

到泉口采访,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出行之困难。记者早上8点从巴东县城出发,吉普车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颠簸,不足100公里的路程走了足足5个小时。

记者看到,这里的农民仍然依靠当年开垦的梯田以种粮为生,大部分农民依然住在陈旧的泥瓦房里,绝大部分村民小组不通公路。关庙垭村,原泉口公社以及后来的堆子乡政府、泉口管理区所在地,也是当年泉口开发的“主战场”,到2005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1654元。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靠种粮、养猪和外出打工。

关庙垭村支部书记王显凤向记者介绍全村的经济状况时表示,村里除了一个年收入万余元的小型茶场和与之配套的茶叶加工厂外,再没有什么集体企业了,“因为我们这里的村民素质差,心不齐,办不起来。”2005年以前,村民吃水大都要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外的地方去背。直到2005年下半年,巴东县人民法院对口扶持该村后,才捐资为村民安装了自来水管线,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

“公路也是县法院扶持我们修的,已经通了两个组了。”王显凤说,他还非常惋惜地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原泉口公社的3个自然村,唯有农民刘俊注册了“泉口”茶叶商标。对此,王显凤表示:“建设新农村,不把经济搞上去,咋建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