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农村建设我们还要走在前面(1)

调查三农 作者:许宝健


西沟名片

人口:2150人

耕地:309亩

第一产业:核桃、玉米

第二产业:合金、石料、采矿等

第三产业:餐饮、房地产开发

荣誉:2005年,中央文明委授予西沟“全国文明先进村镇”称号,国家旅游局确定其为国家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

我有半口汤不让你饿得慌

从山西省平顺县城坐公交车只需十几分钟便能到西沟村。在村口的公路两旁,几十名村民正在刨坑栽种松树和龙爪槐,“以前这里种的都是用材木,现在换成了观赏树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沟人生活的变化呀!”同行的一位老人这样感叹道。

“山连山,沟套沟,山是石头山,沟是乱石沟。冬季雪花卷风沙,夏天洪水如猛兽。终年辛苦难饱肚,昼夜纺织无衣裤。”这就是解放前的西沟村,说这话的正是我国唯一一个连续十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西沟村委会主任、现年73岁的申纪兰老人。

申纪兰介绍说,1938年的时候,西沟村成立了党支部,当时的贫困农民李顺达第一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3年,李顺达响应党的号召,以党员为核心,建立了一个只有5户贫困农民的全国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这就是被人们称为“边区农民的方向”的李顺达互助组。

当时,互助组提出了“我有半口汤,不让你饿得慌”的口号,互助组成员相互接济,共渡难关。随后,该模式在平顺县推广,到1947年,全县共有427个互助组。

对荒山“开刀”

1949年,新中国成立,西沟人虽然通过互助组渡过了一个个难关,但西沟仍然还是一个“东西十五里长,南北山上放红光,三天无雨旱个死,雨下一时地遭殃”的穷山沟。为了彻底改变这种面貌,1951年,西沟村办起了农林牧生产合作组。

“要想富,就要对荒山‘开刀’!”申纪兰回忆说,从1952年,他们就开始在原来寸草不生的石头山种树。提到当年的往事,申纪兰老人记忆深刻:“当年,在西沟村南山上种了300棵松树,却只活了几棵。但只要能活一棵,就不愁一坡。”正是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最终西沟村25万亩荒山上全部种上了松树。

“过去灾害多,原因就在于沟多。”当时李顺达和申纪兰就带领群众在沟里修大坝、建水库。“当时男女老少齐上阵,那场面现在想起来还很感人。”同时他们还进行河滩治理,采取护地、蓄水、保肥等方法,建成了200多亩旱涝保收的“西沟田”。

在西沟人的努力下,到上世纪70年代末,西沟村集体资产达到60万元,农民人均生产粮食达210公斤,比50年代初增长了近一倍。同时,他们还发展加工制造业,建成了石灰窑、砖瓦厂和木器加工厂等村办工厂。

农家饭走进大城市

虽然西沟村的经济有了一定改善,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西沟人却被“甩”在后面。到上世纪80年代初,西沟村的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13元。

“江苏农民发财了,很多人住的房子比乡政府的还高。”“那算什么?河南农民都买飞机喷洒农药了。”听着外出打工的乡亲们回来谈论这些事,申纪兰的心里不是滋味,“老典型也不能只抱着过去的荣誉不进步呀,我们必须向已经发展起来的地方学习。”

经过参观学习,西沟村党支部一班人终于认清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个理。

1985年4月,村党支部决定利用本地丰富的硅矿资源建一座铁合金厂。以申纪兰为首的村干部去长治,赴太原,上北京,申请项目资金,寻找投资伙伴。1987年10月,总投资150多万元、装机1800KW的西沟铁合金厂终于建成投产。为了更好地发展本村经济,1987年5月,西沟村成立了“西沟金星经济合作社”,开始向多种经营方向发展,申纪兰被推选为社长。

“人们不是都搞农家乐吗?我们这里交通不是很便利,我们就把饭店开到城市去。”1998年8月,西沟村成立了山西纪兰餐饮产业公司,公司以独具特色的山村野味和乡村文化吸引着大批顾客,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成了进一步宣传西沟、发展西沟的窗口。

最重要的还是发展生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沟金星社共兴办企业5家,全村700多劳动力中有300人进厂做工,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经济发展了,村党支部不忘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村里先后安装了程控电话、解决了村民的吃水问题、建成了高标准的小学和卫生院,同时还对70岁以上的老人和60岁以上的党员干部实行了养老金制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