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正是朱德去云南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朱德从仪陇高等小学堂辞职回家后,一天收到一封成都来信,是他在体育学堂的同学敬写的,告诉他云南陆军讲武堂夏季招生的确切消息,约他一同去投考。
这就更加坚定了他到云南去投军的信心。
当时,中国受到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特别是在中日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的刺激下,许多爱国青年中流行着一种观念,认为中国要强盛,必须从军事入手,也就是“强兵救国”论。
朱德就是这一思潮的积极拥护者。
朱德在离家前,只告诉伯父说:“成都的同学来信说,现如今成都有官费学堂,上学不收学费,还管吃穿,毕业了有事做,我想去报考。”
伯父听了有些不大相信,难道世上真有这种好事?但又一想娃儿大了,又经了世面。
他想出去上学,看来拦也拦不住,便不大情愿地说:“那你就去吧!可家里没……”“我知道,家里为我读书欠下了许多债,今后我一定负责还。
这次出去的盘缠,我有了,是三叔给的。”
他三叔做小本生意攒了几个钱。
1909年的春节刚过,朱德就告别亲人上路了。
这次远行,他没有告诉家人和亲朋好友,连左邻右舍也不知道,以致没有人为他送行。
离家那天,天还未亮,他就起来收拾行装,仍旧背上他两年前第一次去成都时背的那个小布包,怀里揣着伯母为他煮的几个鸡蛋,双眼满含着泪水,告别了伯父、伯母,走上了那条出山的大道。
日行夜宿,起早贪黑。
经过12天的长途跋涉,朱德赶到成都,找到同学敬。
2月初,朱德和敬结伴,迎着早春的风寒,踏上漫漫的旅途。
这次千里跋涉远走云南,确定了他一生所走的道路,开始了从士兵到元帅的长途跋涉。
正是这次远行,将他铸造成了一个职业军人,一个叱咤风云的将军,一个统帅三军的元帅,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一个人民军队的缔造者。
朱德从成都动身时,身上除了那个从仪陇带来小布包袱外,就是一捆草鞋。
他就是凭着这捆草鞋去走天涯的,一路上经过嘉定(乐山)到了叙府(宜宾)。
他们在城里一家小客栈住下后,就去打听去云南的路线,寻找路上的伙伴。
这天,朱德结识了两个贩运盐巴的“足客”,从交谈中得知他俩打算跟着一队马帮去云南。
这两个“足客”原来是南部县盐井的盐工,正好朱德去盐井参观过,对那里的情况知道一些,谈话就更多了些内容。
“足客”说他俩是因为在南部闹工钱,老板勾结官府要抓他们,不得已才改名换姓,流落到此,做起了贩运盐的生意。
一来二往,他俩和一些跑云南的马帮混熟了,为了有个照应,每次去云南,总是跟着马帮走。
敬说自己就是南部人,于是越讲越亲热。
“足客”主动约他们同行,说跟着他们走,既不会走错路,也不会在路上吃亏。
还出主意说最好装扮成个做小本生意的,一路上也不至于引人生疑。
朱德觉得“足客”的话很有点道理,扮成个做小生意的人,也完全是为了一路上安全,何况还可以赚几个饭钱呢?他上街买了一只竹背篓,还买了一些针、线、手帕、小镜子、小木梳、牙粉、牙刷、香肥皂和一块防雨的油布。
第二天清晨上路时,只见朱德头上缠着一条白布巾,背着一只竹背篓,手里摇着一把货郎鼓,俨然一个走乡串村的“小货郎”。
他们跟在贩盐马帮的后面,离开叙府城,沿着金沙江,在五莲峰的原始森林里,踏着那条古老的马帮商道,艰难地行进着。
这条古商道,是古往今来中国西南边陲与越南、老挝、缅甸进行文化、经济交流的通道。
它盘桓在高耸入云的大凉山与乌蒙山之间,蜿蜒在金沙江畔,一边是陡峭的悬崖峭壁,另一边是望不到底的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