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寻求救国救民之路(8)

朱德的非常之路 作者:刘学民


而朱德是吃苦长大的,所以,他觉得在讲武堂里学习很愉快。

他曾说这是自己学习特别专心的时期。

他在学习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讲武堂里,谈起朱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自总办李根源,下至伙夫,没有一个不夸他的。

他胸怀壮志,勤学苦练,能文善武,乐于助人。

1910年夏的一天,春城昆明晴空万里。

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全体师生全副武装,排成整齐的方队,集结在大操场上,等待迎接日本和法国驻昆明领事馆官员的到来。

前几天,日本和法国的领事和武官向云南总督提出了参观讲武堂的请求,说:“近闻贵省办了讲武堂,全部采用日式教练方式,成绩极佳。

我们两国领事愿去观摩祝贺!”话说得何等冠冕堂皇,其实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因为,他们最怕中国建立新军,最怕中国强盛起来。

此去,是想探个究竟。

李根源得知外国领事要来参观时,对全体师生讲话说:“这次,不是一般的操练和表演。

你们如同走上了战场,要以拼命精神去扬国威!让他们看看我炎黄子孙是个什么样子!”

检阅之后,朱德指挥学员进行刺杀表演。

只听得朱德一声口令:“散开!”

“杀!”

众口一词,震撼长空,150人的一个方队,每个人朝着各自预定的方位和地点一下就散开到位了。

从检阅台上向下望去,横竖成行,整整齐齐,就像一个布满棋子的围棋盘。

紧接着,又传来一声洪亮的口令:“上刺刀!”

150个学员的动作整齐规范、干净利落,如同是一个人一样。

“咔嚓!咔嚓!”

两声响过,150把雪亮的刺刀,齐刷刷地上在步枪上,寒光闪烁,直指蓝天。

朱德精神饱满,怒目圆睁,下达口令:“向前,突刺!”

“杀!杀!杀!”

如同卷起一阵风暴,冲入敌阵,整个方队以排山倒海之势杀过去,锐不可当。

整个动作,如出一人之手。

“防左刺!”

又是一个洪亮的声音。

整个方队猛回头,按照口令,一阵杀声,刺向左面。

“防右刺!”

还是那个洪亮的声音。

整个方队,脚下生风,“唰”的一声,调转方向,向右杀去。

……检阅台上,日本领事看得目瞪口呆,觉得这些中国人太像日本士官学校的士官生了,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子,不是个滋味。

法国领事赞不绝口:“太好看了!美极了!比在巴黎大剧院看歌舞还要饱眼福!”

李根源总办和各位教官对朱德的指挥口令和神态,对全体学员的成功表演,十分满意。

他非常感慨地说:“这‘模范二朱’,真是名不虚传!”

“模范二朱”是指在讲武堂里,不论学科还是术科均名列前茅的朱德和朱培德。

因为他俩常常受到褒奖,所以统称为“模范二朱”。

杨如轩有一段回忆,说:“朱总在讲武堂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刻苦好学。

哪怕休息时间,他都用来看书或锻炼身体。

不论学科和术科,朱总都名列前茅。

他的术科更是特别出众。

比如在体操方面,他过天桥、跳木马都表现得特别勇敢,给人以非常英武的印象。

他翻杠子,可以转大车轮。

而他指挥队伍,喊口令,更是全校之冠,声音洪亮,动作干净,气宇轩昂,博得教官和同学一致好评。

日本领事、法国领事到讲武堂参观,李根源总办都是指定他和朱培德出来指挥。”

不久,为了扩展新军的需要,从丙班学员中,挑选出100多名组成了特别班,把原来需要学习1年的课程,压缩在8个月里突击学完。

朱德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就同范石生、董鸿勋等人被选送到特别班学习,于1911年7月提前毕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