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二、从湘南起义到会师井冈(1)

朱德的非常之路 作者:刘学民


朱德收到范石生的亲笔信后,决定立即脱离范部,按照广东省委的指示去东江,打算同广州起义的余部汇合,没料想到半路上得知国民党第十三军方鼎英部正沿着水开往南雄,切断了他们的去路。

在这进退两难的关键时刻,朱德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决定放弃去东江的计划,收集了广州起义的部分失散人员后,折向湘南,去实现他酝酿已久的湘南起义。

比起南昌起义来,对朱德来说,湘南起义对他更是一次严酷的考验。

在南昌起义时,虽身负重任,但毕竟不是把握全局的主要负责人,而在湘南起义中,他却是主要领导人。

1928年1月6日,朱德带着部队冒着岭南山区少有的鹅毛大雪,来到广东乐昌县的杨家寨。

部队刚刚住下,宜章县委书记胡世俭和县委委员高静山、陈东日、毛科文以及县农会委员长杨子达都来了。

胡世俭对朱德说:“湘南特委和宜章县委派我们来,向朱军长汇报情况。

”朱德、陈毅、王尔琢、蔡协民、胡少海等聚集在杨氏宗祠的大屋里,听胡世俭汇报。

汇报一结束,朱德对大家说:“请大家谈谈,看湘南暴动这把火,如何从宜章点起来?”屋里静悄悄,大家相对无言,渐渐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胡少海,期待着他打破这沉闷的气氛。

胡少海,又名胡鳌,出身宜章富户,兄弟多人,他为老五,乡邻们称他为“五少爷”。

他从小上学读书,受进步思想影响,毅然背叛家庭,投身于民主革命;在东征军程潜部当过营长。

“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人,他受到怀疑和监视,便带领一部分湘南籍的士兵离开部队,躲到杨家寨子,以做贩马生意为掩护,领着一支农民武装劫富济贫,秘密进行革命活动。

后来,和中共宜章县委的杨子达、高静山取得联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

胡少海沉思片刻,站起来说:“报告军长,少海生在宜章,长在宜章,对宜章了如指掌。

城里只有邝镜明的五百民团,都是些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请军长给我两个连,冲进城去,保证杀他个片甲不留!”

胡少海语惊四座,不少人对他这种主动请缨,敢打头阵的精神,十分钦佩,频频点头。

朱德对这个意见未置可否,但对胡少海这种敢于拼杀的作风十分欣赏,觉得这是位难得的将才。

他循循善诱道: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打仗,既要有勇,更要有谋。

斗勇,又斗智,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

湘南暴动的第一仗,只能打好,不能打坏;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请大家都讲讲自己的看法。

“宜章,是座石头城,易守难攻。

硬攻,伤亡大;久攻不下,敌人就会来援救。

关键是要迅速拿下宜章,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胡世俭这么一说,大家就七嘴八舌议论开了,献计献策,各种招数都想到了。

正踱来踱去的朱德,突然止步,环顾大家,说:“同志们,宜章既然没有正规军设防,五百民团是群乌合之众,杀鸡焉用牛刀?依我看不必强攻,可以智取。”

“智取”一出,大家都用惊奇的眼神企盼着朱德讲下去。

他不慌不忙扳着手指,一连讲了四个有利条件:一是军阀正在混战,蒋介石和唐生智还在湖北厮杀,湘南地区敌人力量较弱;二是正值年关,地主豪绅催租、逼债,同贫苦农民的矛盾更加尖锐;三是我们的部队经过休整和补充,战斗力大大提高;四是胡少海同志来参加本乡本土的公开斗争,身份没有暴露……”话音未落,陈毅就站起来了,拍手叫好:“要的,军长说宜章不必强攻,可以智取。

这个办法要得!”

然后,走到胡少海身旁,拍着他的肩头,风趣地说:“这一回,我看是要借重你的大名和胆量!可不是让你去冲锋陷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