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二 内线防御 外线进攻(3)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作者:人民出版社


在毛泽东指导下,苏中战役,粟裕巧妙调度指挥,华中野战军充分发挥在解放区内作战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以灵活机动的战术,集中兵力,各个歼敌,七战七捷,共歼敌万余人。

江英(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苏中战役,以及其他战役都证明,依托解放区,实施内线作战,人民解放军一般能够以较少的代价取得重大的胜利,而脱离解放区深入国民党统治区作战,则代价较大,胜利的把握也少。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密切注视着战局的发展。根据战争前四个月的作战经验和敌我力量对比,确定了新的作战原则,就是:选择作战地域,应以便利歼敌为前提;转入外线作战的时机,应该与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程度相联系。

全面内战开始后的一年中,人民解放军依托解放区实施内线作战,共歼敌112万人。国民党军的总兵力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减为370万人,正规军由200万人减为150万人。而人民解放军则由战争开始时的127万人发展到195万人。

敌我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使毛泽东得以将早已成竹在胸的外线战略进攻计划提前付诸实施。他不待国民党军的进攻被彻底粉碎,不待人民解放军的数量和装备超过国民党军,立即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用陈毅元帅话说,就是“用蒋介石的骨头熬蒋介石的汤”。

1947年6月30日夜,月明星稀,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突然强渡黄河,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蒋介石手忙脚乱,急调部队封堵。毛泽东看上的是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那里是国民党统治区的腹心地带,挺进大别山可直接威胁上海、南京。

华国富(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毛泽东将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陕北的两大集团称作两个拳头,而将中原称为国民党军的胸膛。他形象地比喻说:“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狠狠插上一刀!这一刀就是我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毛泽东指示刘伯承、邓小平:“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月行程,直出大别山。”

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石破天惊的一刻。刘伯承、邓小平指挥部队以破釜沉舟的气概,夺路抢隘,千里跃进,终于到达大别山,并以顽强的战斗粉碎敌人的围攻,站稳了脚跟。

毛泽东要求刘邓大军不要后方,千里跃进,孤军深入敌人的深远后方。刘伯承对此感叹说:这一行动“史无前例”。时任美国军事记者的贝尔登则惊叹:“这一军事行动的构想——它的胆识、气魄,特别是它的创造性的想象力”,高明出色,“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在这一事件上堪称大师” 。

与此同时,根据毛泽东的部署,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集团进军豫西,全力配合刘邓大军行动。三路大军逐鹿中原,在江、淮、河、汉之间构成“品”字形阵势,互为犄角,密切协同,一下把国民党军的部署扯得七零八落。

而在内线,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在陕北,许世友、谭震林指挥华东野战军内线兵团在胶东紧紧拖住国民党军重兵集团。

人民解放军形成了三路大军中央突破,两路大军两翼拉开的战略格局。外线出击与内线作战相互配合,战争的天平由此彻底向人民解放军一方倾斜。

毛泽东因此豪迈地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如此壮丽的战争画卷,令人不能不热血沸腾,浮想联翩。从井冈山的围魏救赵,到中央苏区反“围剿”的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从抗日战争的敌进我进,最终到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毛泽东的内外线作战理论在实战中成熟,在实战中发展,引导着中国革命战争闯过激流险滩,不断走向胜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