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方略是,针锋相对。他指挥八路军、新四军与敌人展开了“挤地方”的较量。他幽默地说:“如果不挤,我们生了两只脚就无立足之地”。我们在敌后已经“被敌人挤得好似由茶壶底到茶壶腰,再挤到茶壶顶,现在我们一定要从茶壶顶往下挤一下”。
“把敌人挤出去”,成为敌后抗战新的任务。在这场“挤地方”的较量中,面的威力尽显无遗。1942年11月,日军在山西太岳抗日根据地腹地沁源县城建立了据点。太岳根据地军民将沁源县城四面包围,用地雷战、阻击战、麻雀战和伏击战迫使日军不敢轻易离开城池一步,困守县城两年半,最后日军在饥寒交迫中狼狈逃窜。
“挤地方”的较量不但在抗日根据地内进行,也在日军控制区内展开。八路军大批武工队和小部队深入敌占区,神出鬼没,四处打击敌人,将日军控制区搅得地覆天翻,同时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政权,不断恢复与扩大抗日根据地。
敌后军民就是在这种面与点线的较量中度过了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1944年,日军不得不承认为期3年的“华北治安战”失败,称:“对面的控制已不可能,只能考虑确保点线”。
八年全国抗战,毛泽东由做眼造势到面制点线,演绎出一部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敌后抗战壮丽史诗。这部史诗不仅奠定了中国持久抗战胜利的基石,而且彻底改变了中国政治军事力量分布的局面。
抗战的硝烟刚刚散尽,蒋介石要打内战,他为国民党军制定的也是“先占据点,掌握交通,由点来控制线,由线来控制面”的作战方针。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共军不能自由调动,不能集中主力,则他们以大吃小、以多吃少的策略,就无法实现。而我们正反其道而行之”。
这番高论听起来头头是道,但到了毛泽东面前却屡屡失败。全面内战爆发后,蒋介石指挥多路大军齐头并进,分别沿平绥路、同蒲路、正太路、平汉路、津浦路、北宁路大举北犯,大中城市成为其抢夺的主要目标。
毛泽东的对策依旧是对付日本人的方法:让出大城市,让开交通干线,占领广大乡村,获取广阔作战空间,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进而以面对点,以面制线,以面取胜。
东北战场,是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激烈争夺的地方。蒋介石调动大批精锐部队凭借机械化装备,沿铁路线北进,进攻沈阳、长春等大中城市。
1945年12月毛泽东指示东北局:“我党现时在东北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建立根据地的地区是在距离国民党军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中共中央把这一方针概括为八个字:“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东北民主联军相继放弃了中长铁路沿线的大中城市,以主力部队投入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发动群众,清剿土匪,建立民主政权,实行土地改革,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当1946年6月东北战场烽火再起时,东北民主联军已经发展到36万多人,并拥有了稳定的战略后方,在一系列“面”对“点、线”的作战中,由防御逐渐转入进攻。
赵一平(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蒋介石也懂得“面”的重要性。但要控制“面”,必须得到中国最广大的人口——农民的支持,要进行人民战争,这是他绝对无法做到的。因为蒋介石政权的反人民性质,决定了他只能依恃武力,只能进行“点”与“线”的作战。而毛泽东指挥的人民军队则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因而能够得到人民的全力支援。人民军队的“面”,就是人民战争。因而就能有效地发挥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优长,以“面”制点,以“面”控线,最终以“面”的优势取得对“点”、“线”的胜利。
人民军队将“面”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使得国民党军所占据的“点”处于孤立,“线”陷于瘫痪,进而以“面”的发展与扩大形成了对国民党军占领的“点、线”的淹没之势,夺取了战争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