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重新崛起于废墟之上(7)

大国复兴之路 作者:张小劲


虽然民主德国的政治体制在开始阶段并不是简单地照抄苏联的政权形式,还注意吸取了本国过去的历史经验,但随着德国统一社会党在苏联的扶植之下逐渐牢牢控制了领导地位,一种所谓的“民主化中的政治集中趋势”得以不断加强。这种斯大林式的统一社会党专权,加上克格勃式的秘密警察,特别是一种“跟着莫斯科指挥棒转的德意志民族政策”,逐渐导致了民众与统治集团之间的隔阂,并最终导致了民主德国在与联邦德国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二)“发达社会主义”——民主德国的经济复兴

民主德国属原德国东部地区,土地贫瘠,资源缺乏,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其铁产量仅占原德国总产量的,煤占2%,钢占7%。民主德国成立时,全国仅有一个设备陈旧的冶炼厂。为了支付战争赔款,民主德国在短短几年内就向苏联支付了100多亿马克,这对于民主德国的经济恢复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联邦德国通过“马歇尔计划”而获得了每人140马克的补助金,而民主德国却由于赔款、工厂设备拆迁而每人负债2500马克。这一切使得民主德国的经济复兴之旅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

民主德国在经济领域实行全盘“苏联化”,参照苏联的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和计划体制,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在生产资料国有化的基础上依靠行政机关和下达行政命令的方式领导和管理所有企业,发布各种指示,规定各项细节。针对建国初期不利的经济处境,新成立的民主德国政府制定了一个两年经济恢复计划(1949—1950)。到1950年底,民主德国的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了1936年的水平。第一个五年计划(1951—1955)之后,1955年民主德国的工业生产比1950年增长了91%,平均增长率达;农业生产增长了44%。同时,社会主义成分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已经上升到,在农业生产中占,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由1950年的上升到。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民主德国已经具备了较为稳固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但仍保留着多种经济成分,民主德国的经济发展与联邦德国相比较而言仍处于缓滞状态。

20世纪60年代初,经过第二个五年计划和“七年计划”,①民主德国已基本上完成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国民经济已初具规模,国民经济总产值已达到建国初期的3倍,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倍。

1964年1月,民主德国开始在全国推广“新经济体制”,通过改革经济组织和计划方法,废除一些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法,以利用经济杠杆调动民主德国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1966年至1970年,民主德国的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6%。1970年,民主德国国民收入突破1000亿马克大关,达到了1174亿马克,人均收入增长22%。民主德国也向世界宣布自己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新经济体制”是民主德国突破旧框架、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经济道路的一次尝试。它着手改变国家计划统得过死和“绝对平均主义”现象,调动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新经济体制”并不完善,加上苏联以及民主德国部分老一辈领导人的反对,最后被迫中止。

1971年6月,德国统一社会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成为民主德国发展史上最有成效的建设时期的开端。埃利希·昂纳克当选为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大会确定了“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的必须任务,提出要把“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相统一”,以“集体化”、“合理化”为建设中心。在此次会议精神的指导下,民主德国在70年代逐步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工业国家。10年中,民主德国的国民经济投资额从1971—1975年的1830亿马克增至1976—1980年的2500亿马克,生产率增长,国民收入增长53%。1980年民主德国的工业产值为亿马克,比1970年的1508亿马克增加了近一倍。机械、能源、化学、冶金等部门发展的成绩非常突出,产值达到300亿马克,占工业生产值的。截至1980年,民主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1204亿美元,人均达7180美元,居同期世界第28位,在苏联东欧国家中居于首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