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底利耶的见解尽管过于赤裸裸而饱受批评,但他的政策主张在独立后的印度仍然能够找到其影子。一位曾出任过印度外交部长的高官就这样讲过:“那些诋毁印度缺乏战略思想传统的人,最好是去看看2300年前一本名为《政事论》的印度古书,其作者考底利耶可能是印度最古老的战略思想家,提出了6种形式的国家政策……仔细地分析可以发现,在过去的2000多年的时间里,这些并没有发生真正的变化,国家间关系相当程度上仍然是以考底利耶提出的6种政策为基础。我们生活在一个战略极不稳定的时代,国家间冲突仍然是活生生的现实。变化了的可能只是我们发动战争和寻求和平的方法。”
尽管有考底利耶这样的战略家,尽管有阿育王这样伟大的君主,但孔雀帝国仍无法代代相传下去。当阿育王于公元前232年去世后不久,孔雀王朝便开始走向衰败,并于公元前185年宣告瓦解。于是,印度又回复到了更常见的地区性独立王国分治的局面。孔雀帝国之后,公元前185—前75年的巽伽王朝共有9位统治者;而公元前73—前28年的甘华王朝也有4位统治者在位。甘华王朝后,摩揭陀地区的历史几乎微不足道,权力中心转移到南亚次大陆的德干地区。德干在安度罗的统治下在印度古代历史上起支配作用达3个世纪之久(前271—公元174年),并一度控制印度河—恒河平原。之后,直到公元前1世纪前后,在印度北方,再度出现了一个与当时的安度罗并立的新政权,这个政权由外来民族大月氏人所建立,是为贵霜帝国。
大月氏人原居住于中国西部敦煌、祁连山一带。公元前165年被匈奴所败,随即于公元前140年西迁阿姆河流域。公元前128年,中国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期间张骞访问了大月氏人,以寻求他们与中国汉王朝合作,东西夹击匈奴,但未获成功。而此际大月氏人分为5部,首领叫翎侯。后来,五部之一的贵霜翎侯丘就却(印度称之为库朱拉·伽德·费塞斯或伽德·费塞斯一世)统一五部,于公元前1世纪建立贵霜帝国。之后,南下攻占喀布尔。其子阎膏珍(伽德·费塞斯二世)南侵印度,建立起对恒河流域的统治权。到迦腻色伽(120—162年)统治时,贵霜帝国的版图扩展到整个北印度,包括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定都富楼沙(今白沙瓦)。贵霜王朝一度恢复了孔雀时代很大部分的辉煌,其统治历经300来年,之后便衰落了。到了公元200年,北方像南方一样,又形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
到了约公元320年,一个可视为孔雀王朝复活的新的王朝——笈多王朝再度统一了印度北方地区,并一直延续到了公元550年前后。笈多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孔雀王朝灭亡后所带来的500年的战争和分裂局面,使北印度实现了政治统一。尤其从第二代国王三摩答剌·笈多开始,笈多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带来了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公元5世纪初,伟大的中国僧人法显在历经艰辛来到南亚次大陆求取佛教真经,并记载了有关笈多王朝极盛时期的繁华景象。
公元399年(晋安帝隆安三年)3月,中国高僧法显以花甲之年与惠景、道整等一行十多人从长安出发,沿河西走廊,经张掖、敦煌到鄯善,北上焉耆,经龟兹到于阗,越过葱岭,于公元402年4月进入北印度,取得数部重要经籍。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法显到达笈多王朝的都城华氏城,在那里住了3年,学习梵文、经律,并亲临释迦牟尼本生和涅之处顶礼膜拜。408年(晋安帝义熙四年),法显只身一人沿恒河东下,抵达多摩利帝国,在那里停留2年写佛经、画佛像。次年12月,法显抵达狮子国,在那里研究佛法两年,于412年(晋安帝义熙八年)7月14日在山东青州长广郡牢山南岸登陆,历经14年之久终于完成了这次伟大的旅行,顺利返回祖国。然而,法显对于古代中印友谊的贡献不仅仅限于这次旅行。在他回国后,法显将其在西行求法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本十分宝贵的历史文献——《佛国记》(又称《法显传》),至今仍是研究古代印度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