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四篇(2)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作者:范硕


左右两路军分南北两线向晋绥军进攻,迅速进抵侯马和太原近郊,占领了晋西南广大地区。

面对红军的强大攻势,阎锡山惊恐万状,急忙集中14个旅,编为4个纵队,阻止红一方面军东进。

蒋介石应阎锡山的请求,先后派遣约10个师进入山西,同时命令西北军、东北军等部向陕甘革命根据地进攻。

中革军委命红军左右两路军从南北两线向中路军靠拢,集中兵力准备歼灭敌人。

叶剑英根据军委指示,指挥中路军和所有游击队、赤卫军、少年队等一切武装,与众多敌军巧妙周旋,钳制敌人。

同时,控制石楼通往水头、石口镇、隰县、永和、留誉五条道路,充分发动群众,坚壁清野,阻截敌军的物资供给。

4月中旬,敌军进逼石楼。

叶剑英集结中路军主力在石楼城北三十里处狙击敌人,同时在永和一线打击北进之敌,继续控制黄河渡口,保证了前后方的交通运输和伤员的转运工作。

叶剑英还组织部队大力开展地方工作,建立和发展地方党组织和抗日游击队,建设各级政权机关,征集兵员,筹粮筹款。

游击队在石楼县县长家炕里挖出六大罐银元,叶剑英悉数运回后方,用作红军的经费。

在东渡黄河,与敌军的艰苦作战中,叶剑英领导的中路军兵力虽然不多,但他果敢机智,巧于用兵,吸引和钳制晋军主力,圆满地实现了军委的战略意图,受到毛泽东的赞许。

鉴于全国抗日形势的发展和晋西敌情变化的态势,中共中央决定于5月上旬,将渡河东征红军全部撤回河西,结束东征。

叶剑英率部最后西渡回师,胜利完成了东征任务。

这次东征作战虽然只有75天,但战果辉煌,消灭国民党军约7个团,取得了强渡江河作战的重要经验,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晋绥军被迫撤回山西,打击了蒋介石、阎锡山的反动气焰,使陕北革命根据地得到恢复和发展。

红军吸收新兵约8000人,筹款30余万元,并在山西20多个县开展了群众工作,宣传了党的抗日主张,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使刚刚立足于陕北的红军在政治上军事上由被动转入主动,并增强了经济实力。

红军回师以后,蒋介石仍然坚持其“剿共”政策,调集军队准备对陕甘根据地发动新的“进剿”。

在根据地东北面,蒋介石的嫡系汤恩伯和渡河入陕的阎锡山晋绥军联合对付红军,采取堡垒政策,步步进逼。

在根据地西部,蒋介石将宁夏马鸿逵、马鸿宾的一部,部署于陕甘宁边界地区,防堵红军西进。

面对敌重兵压境,中共中央决定组成西方野战军向国民党军力量薄弱的西部出征,以巩固和发展陕甘根据地,扩大红军,争取西北抗日力量的联合。

叶剑英在西北军委参谋部,积极参与了西征战役指挥。

当时盘踞在宁夏境内的马鸿逵、马鸿宾部凭借一些厚实坚固的“土围子”阻止红军西进。

为了炸毁“土围子”,叶剑英致电在西安的李克农等,要他们设法从国统区购买硝药。

同时动员部队能工巧匠自己动手制造炸药。

他在驻保安的总部机关和直属队大会上进行动员,希望凡在家熬过硝、做过炸药的同志,都积极报名参加,并从总部抽调人员到盛产硝土的一军团所在地宁夏豫旺堡,组建一个小型制硝“工厂”。

经多次试验,终于制成了雪白的纯硝,再在硝中加上其他成分,制成炸药,送到前线。

前线指战员用这些炸药,摧毁了敌人许多“土围子”。

二、密赴蟠龙,开展东北军统战工作

由于中共中央在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中大力推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西北抗日形势有了转机。

叶剑英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在参与指挥作战的同时,以很大精力投入对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统战工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