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再度崛起为世界超级大国(5)

强国之鉴 作者:王加丰


苏联的迅速崛起震惊全球,但也有重大的弱点和问题。正如邓小平所说:“看来(斯大林)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1986年9月—11月)》,《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8页。

首先,它是靠牺牲经济均衡发展特别是靠牺牲农业正常发展取得的。重工业、军事工业的片面增长使经济发展严重失调,影响了国家的长远发展。

其次,苏联为实现自己的崛起目标,付出了重大代价。人们为经济建设付出了大量的汗水和鲜血,虽取得成绩却长期过着贫穷和闭塞的生活。在实施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过程中,各地普遍采用行政命令和威胁恐吓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同时将100多万户富农扫地出门,迁徙到国家东部和北部荒凉地区。集体化造成社会动荡,农业生产连年下降。但斯大林为了保证工业化的实施,不断要求扩大粮食的收购和出口。1930年8月,他写信给莫洛托夫,说:“米高扬告诉我,说收购工作在加快,每天出口100万—150万普特粮食。我认为这还不够。应当(马上)把日出口额提高到至少300万—400万普特。否则的话,我们的新的冶金厂和机器制造厂(汽车制造厂,车里雅宾斯克钢铁厂等)就有落空的危险……总之,必须大大加快粮食出口。”《斯大林致莫洛托夫的信(1930年8月24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1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139页。 结果,粮食产量下降,而国家收购量激增。一五期间粮食年均产量为7360万吨,二五期间降为7290万吨;而年均收购量却由年均1820万吨猛升为 2750万吨。1932—1933年发生大饥荒,数百万人饿死。哈萨克斯坦在1930—1933年间有将近200万人丧生,大牲口损失了4/5。许多农庄庄员流亡外地谋生,一些留在村里的人则充当了庄稼地里的“理发师”,他们多是妇女小孩,在夜里偷偷剪下麦穗带回家中充饥。政府不能容忍这一现象。1932年8月7日颁布法令,规定对盗窃农庄财产者处以死刑,情节较轻者,剥夺10年以上的自由并没收全部财产。这一法令不区分是大盗窃犯还是为活命而偷拿谷物者,一律处以重刑。结果,许多普通农民受害。俄罗斯司法人民委员克雷连柯向党中央报告说,5个月内,根据此法令判处了54645人。著名作家肖洛霍夫于1933年4月写信给斯大林,反映产粮区北高加索韦申斯卡亚区的情况:“在50000名居民中,挨饿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少于49000人”,“大人和孩子都得了浮肿病,逮着什么吃什么,像动物尸体、柞树皮和沼泽植物的根等人不该吃的东西,他们都拿来吃了。总之,这个区与我们边疆区的其他几个区好像没有什么区别”。《肖洛霍夫致斯大林的信(1933年4月4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84、663页。 德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机器拖拉机站政治部报告说,某些地区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斯大林在1940年9月的一次谈论电影片的会议上承认有2500万—3000万人挨饿参见苏联《农村新事》1987年第12期。。苏联人民为工业化,为国家崛起付出的代价非常巨大。

第三,苏联用命令和惩罚的办法管理经济,打击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排斥了市场的调节作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成为苏联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苏联的这些严重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中就暴露出来,引发了人们对领导的不满和怀疑。面对这一危机形势,斯大林没有采取措施缓解矛盾,反而提出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用镇压的办法来对付一切他认为是或可能是前进中障碍的人。其规模十分惊人。仅在1937—1938年中就有近70万人被判处死刑。遭镇压受迫害的人更远远超过此数。但随着法西斯德国战争威胁的不断加大,苏联国内的矛盾冲突被暂时搁置一旁。

1941年6月,德国发动对苏战争,攻势非常凶猛。9月就占领了南方的基辅,包围了北方的列宁格勒,10月更攻抵首都莫斯科城下。苏联处境十分危急,一些外国政府甚至担心它会战败投降。但苏联坚持住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显示了自己的力量。苏联依靠中央集权体制动员组织全国力量抗敌。半年时间,新组建了400多个师,同时用150万节车厢把临近前线的企业物资搬迁到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组建新的强大军事工业基地,源源不断地向前线提供武器装备。1941年11月7日,当德国军队攻到莫斯科城下,政府机关已转移到后方城市的时候,斯大林亲自到红场阅兵,发表充满战斗激情的演说。官兵们受检阅后,直接开赴前线。苏联军民浴血奋战,军人牺牲916万人,平民死亡1740万人,总共2600多万人,最终与同盟国一起打败法西斯。苏联的英勇战斗为自己赢得了极大声誉,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