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故土难离(6)

水源地 作者:林建华


他们实际上是被撵走的。这些人到了山里,自己搭个草棚子就住下来,生活上的苦处难处无法说。

为区别以后的几批移民,这1 7万人被称为老移民。

1958年北戴河会议有一项很重要的议程,便是动员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区青年到边疆去,支援那里的建设和开发。一时间,报纸广播广为宣传: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好儿女志在四方。

《中国劳动》杂志1959年第一期发表了于廷栋一篇文章《谈农村青年支持边疆建设的问题》。文章说:

祖国的边疆地区地大物博,是我国最大的宝藏。那里有三亿五千多万亩土质肥沃的荒原,有大面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特别是我国上百种储量大、品位高、工业建设所最需要的矿藏,大多分布在这些地区。但这些地区的人口与资源分布极不适应。在占全国土地面积50%到60%的土地上,只居住着6%的人口;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和甘肃的甘南、四川的甘孜与阿坝等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一人到十人。由于人少地多,无力开发,使这些地区的生产建设受到很大限制。为了把这些沉睡了千百亿年的宝贵资源尽快地开发利用起来,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工业化、公社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加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国家有必要号召内地的一部分青年到边疆去从事开发和建设事业。而广大的内地男女青年也热烈地响应了政府的号召,投身祖国边疆的建设和开发事业。

遥远的边疆,美好的地方,成了当时很多青年人向往的地方。河南淅川成了库区周边县中移民支边的先锋。

1959年1月,按照中央的要求,南阳行署召开支援边疆建设动员会议。这次南阳地区支边的任务主要分配给平原县,像淅川这样的山区县没有支边任务。但此时正逢丹江库区移民问题没着落,南阳行署便给淅川县8000个名额。淅川地处中原伏牛山区,对遥远的边疆没有任何了解,仅仅从电影和报纸上对边疆有一点印象。蓝天白云、水草丰美、牛羊肥壮。抱着美好的理想和服从上级安排,淅川县委接受了这8000个支边的名额,但这批人不叫移民而被称为支边,所以他们也没有享受移民那份待遇。

尽管那是个政治挂帅的年代,但将8000淅川儿女送到遥远的边疆地区,这不是一件小事,应该说,淅川县委对这件事情是严肃认真的。当时的县委书记梁宏江、县长李磊亲自挂帅,县兵役局、公安局、县法院、民政科、商业局、粮食局、共青团等共13个单位负责人组成组委会,副县长罗继绪任办公室主任,制定了《动员青年支援边疆建设的意见》,召集了全县9个公社的主要负责人和各级干部参加的支边动员会议。对报名支边的人还有严格的条件:本人自愿、政治可靠、身体强壮、家务拖累不大,年龄18~25周岁。一时间,支边成了淅川县城乡热议的一个新名词。议论、新奇、担心、想去闯一闯,很多家庭为此展开激烈争论,在讲究成份论的当时,地富等成份不好的人还没有资格报名。3月5日,春节刚过不久,全县报名人数达到34893人,其中党员1137人,团员2381人,适龄青年14536人,最后审定8008人(男5565人,女2443人)。他们要去的地方是青海省。为了让这批人去了以后能够安定地生活,淅川县委在这8008人的职业搭配上都做了考虑,其中:

教师34人,医生18人,护士14人,邮电10人,商业19人,缝纫11人,理发25人,铁匠27人,木匠72人,泥瓦匠213人,竹匠44人,石匠24人,农业技术员619人,窑匠28人,演员130人,伴奏34人,酒匠101人,炊事员35人,油匠8人,皮鞋匠3人。

为了保证这批人的稳定,县委派出以县委委员、县检察院检察长王海申和县监察委员会副书记李纪奎等脱产干部24人(县级3人,区级8人,一般干部13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