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县地区的天长县是个经济水平比较好的县。这个县地处高邮湖畔,自然条件较好,科学种田水平较高,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农民生活比较富裕。在1980年1月省委农业会议期问,参加会议的县委书记曾向万里请示:根据天长县的生产情况,县委决定不搞包产到户。万里点头表示同意。但县委没有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他们看到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呼声很高、很普遍,为了尊重群众意见,县委先后3次组织100多名科局长以上干部深入基层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使他们清楚地看到,包产到户早搞早增产,迟搞迟增产,不搞不增产。于是,县委下了决心,领导群众普遍实行包产到户。1981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78700万斤,比1980年增长34 8%,一年增长的速度等于1957年至1976年20年增产的总和,提前4年实现了原定1985年粮食总产量7亿斤的规划。皮棉总产77726担,比1980年增长1 49倍。油料总产3969多万担,比1980年增长1 56倍。这一年,全县入库粮食3 1亿斤,是统购任务的3 44倍;入库油脂941万多斤,是统购任务的7 49倍;入库皮棉72271担,商品率达92 9%。全县人均分配收入220 4元,比上年增加122 54元,增长1 25倍,加上家庭副业收入,全县人均收入达到307 4元。县委总结了包产到户的巨大变化,归结为“十个没有想到”:
一是没有想到包产到户以后,农民劳动生产率这样高;
二是没有想到生产能够这样大幅度增长;
三是没有想到农民富得这样快;
四是没有想到比较富裕的地区实行包产到户后,生产比过去发展得更快,富得更快;
五是没有想到农村的“科学热”这么高;
六是没有想到农业机械化不仅没有受到影响,相反地发展得更快,经济效益更高;
七是没有想到包产到户以后,农民搞农田基本建设的积极性这样高;
八是没有想到包产到户以后,农民互助协作精神这样好;
九是没有想到包产到户以后,农民爱国家、爱集体的精神这样好;
十是没有想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这样快地显著改善。
芜湖地区宣城县是个有名的鱼米之乡,后来变成了有名的后进县。1979年12月前后,有些地方推行了包产到户办法。群众要搞,基层干部不同意搞,县委也不同意搞,并且派人前去纠正,开了党员会和干部会,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群众表示同意纠正,但派去的人一走又恢复了。在早稻征购入库时,这些地方进度最快。县委书记朱景本亲自前去察看,他看到庄稼生长情况和社员干劲,当即宣布同意他们搞包产到户。他经过细致了解,进一步看到包产到组克服了“大呼隆”,激发了积极性,比原来的定额记工大大前进了一步。但通过一段实践后,群众的积极性仍不能持久,因为作业组由“大呼隆”变成了“小呼隆”,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一是按劳分配不能体现;二是经营管理水平跟不上;三是队长难当,非生产性开支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