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莫斯科的交易(2)

蒋介石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作者:邢和明


毫无疑问,日本战败之后,中国在远东地区举足轻重。美国要想在战后确保它在该地区的势力,并且与苏联相抗衡,它就必须使中国成为其可靠的同盟国。也就是说,美国对战后世界局势尤其是远东格局的设想是同中国局势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1943年圣诞节前夕,刚参加过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的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炉边谈话。他说,英国、俄国、中国和美国及它们的盟国拥有世界三分之四以上的人口。“只要这四个拥有巨大军事实力的国家紧密合作,决心维护和平,就不可能出现一个侵略国来发动另一次世界战争。”

四大国的概念是罗斯福首先提出来的。1943年11月苏、美、英三国莫斯科外长会议发表一项宣言,中国驻苏大使作为副署。四国在宣言中保证,战后将“联合行动”,以“缔造和维护和平与安全”。但是,“莫斯科并不希望中国被承认为四个大国之一”,斯大林“强烈反对中国参加签署宣言”。苏联为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起草的宣言草案只提出由苏、美、英三国政府达成协议,而将中国排除在外。美国以拒绝在宣言上签字相威胁,苏联才承认了中国作为四大国成员,但也“不是真心承认”。

苏联同美、英两国毕竟存在着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而且,中国国内还有国共两党之间的冲突问题。美国要想在战后实现这四个国家的合作,就不得不考虑到这些因素。美国驻华外交官戴维斯曾就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以及美、苏卷入这场斗争的问题给华盛顿写了一份报告。他认为,蒋介石不可能接受共产党人提出的合情合理的要求,即让共产党合法化并推进民主改革的实施。另一方面,共产党也不会接受蒋介石提出的解散其武装的要求。解决这一僵局的办法,就是国民党取缔共产党。一旦采取这种办法,就会爆发内战。戴维斯分析,只有在蒋介石进攻中国共产党的情况下,共产党才能向苏联请求援助。因为在日本战败之后,苏联东部边境不再受到威胁,所以,莫斯科“不再像目前那样需要蒋介石的合作”。斯大林可能希望“在他的侧翼有一个友好的而不是作为卫星国的共产党政府”。由于有苏联的武器供应和技术援助,再加上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有可能打败蒋介石政府,最终取得对整个中国的控制权。但是,美国“不会欢迎出现一个以中国作为从属伙伴的苏中集团”。戴维斯还在报告中提到,国民党高级官员们不断发表谈话说,“他们不但要为未来的内战作准备,而且要准备同俄国人打仗。”戴维斯预计,蒋介石将竭力使出一切手段使美国“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央政府”。

美国既希望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同时又担心苏联的势力一旦进入中国也就很难退出去。因此,华盛顿希望中国不仅在对日作战中能够发挥作用,而且在战后还能成为抗衡苏联的一支力量。于是,美国对华政策基于这样一种考虑:“远东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基本条件是使中国成为该地区的主要稳定因素”。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美国必须不遗余力地援助蒋介石,使中国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实现统一。罗斯福直言不讳地说,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政权、政府或者任何领导人能比国民党和蒋介石给予美国更多的支持与合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