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互补原则。这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功利原则,这种交际,实际是在追求个人的能力、视野、信息、资源不足的弥补。人们也经常会寻找对自己事业有所帮助、对自己人生可能有用、对自己的不足能有补益的朋友,或者说援军和盟友。
此外,人情世故在东西方无论哪个社会都永远也免不了,所以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刘二飞的交友方式
我和刘二飞也认识多年。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是最早一批从北美回到香港工作的。美林证券中国区主席刘二飞的交友方式很简单:决不把朋友关系商业化,同时多帮朋友,少麻烦朋友:“做朋友就要纯洁,要多为朋友着想,不能什么事都去求他们。反过来,如果他们有事找我帮忙,我绝对会倾尽全力去做。”
正因为刘二飞对待朋友真诚,反而使他的朋友愿意成为他的客户。当年中海油海外上市,与刘二飞所在公司无关,但他还是无私地给朋友——时任中海油董事长兼CEO的卫留成打电话,作出有关上市的建议和想法。后来出于各种原因,中海油第一次上市失败,卫留成就毫不犹豫地把中海油二次上市的业务交给刘二飞,刘二飞也不负所托,帮助中海油成功地上市。
就朋友而言,知友、好友、益友、盟友,这是四个不能完全等同的概念。因此,我们在交“八方友”时,也需要在“同质”和“互补”之间寻找到平衡。
如果结交知己,同质原则显然最重要。但问题是,人生常常“得一知己足矣”,我们最需要面对的是多元化的人和世界,我们经常需要交往的是不同类型的朋友,尤其对于一个志在四方、志在创业、哪怕仅仅希望获取广阔视野的人来说,更是“交八方友”才能做“八方事”。
鸡鸣狗盗之辈,君子所不屑,世人所不愿交,何况孟尝君这等身份、形象、名誉的人。然而,孟尝君却不得不靠两个鸡鸣狗盗之辈从秦国脱险。可见,小人难成为好友和益友,难以信任,但未必没有合作。同理,许多好友虽然彼此惺惺相惜,值得信赖,但各为其主时,也难免沙场拼杀。
做多元事,成多元才,打破专业和技能限制
做多元事,成多元才
我以前在北大担任兼职教授时的同事王亚非是个典型的做多元事、成多元才的人,她既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院长助理,也是海问咨询公司资深合伙人和李宁体育公司的独立董事,一个很好的商界英才。而她之所以能够有多元的才能,跟她从学生时代就做多元事有关。
在读书时,性格外向的王亚非就在课堂学习之外,主动将触角从班上伸向校园以及校园之外。她参加学生会,加盟文艺部,频频参加各种校内、校外活动,积极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也由于她的性格大方,善于活动,再加上有英语优势,因此还作为全国学生代表参与了对英国撒切尔夫人和美国里根总统等重量级人物的接待工作。这些做多元事经历也让王亚非从小就收获很多——“我的视野变得开阔,我的思想也更开放了”,也因此才有她后来的多元经历。
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大学毕业生放弃一份还可以的工作,甚至情愿零薪水地去做一份工,仅仅因为专业完全对口。
我感到很惊讶。
我还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明星,“为了艺术而献身”;某某专家,为了研究专业技术,弃家庭于不顾;还有更多的某某人,经常指责别人做多元事,有多元爱好,从事跨专业、行业的工作,就是“不务正业”。
我更感到惊讶。
这是我们生活当中常有的一元化思维误区之一。专业,只是学校培养大学生为自己和社会服务的一种技能,它只是“技”和“术”;文凭也仅仅只是个认证,一个敲门砖。我们不应该把“物”高于“人”,把“术”当成“道”,把文凭看得比能力重要,又把技能看得比人还重要,最终使自己成为专业和技能的奴隶。
许多人常把专业当成终生奋斗的理想,无论是现实原因还是内心意愿,固然个人选择无可厚非,但把这种“忘我”强加给别人,变成了“忘人”——忘记了家人和朋友,以及忽视“做人”的根本,就非常荒谬。在现代社会缺乏情商,也就很难拥有成功。成为某领域的“专家”,就像只拥有金钱一样,拥有的只是单项的成绩和成就,这不等同于成功。就像人们肯定不会承认二战中那些帮助希特勒制造“杀人武器”、帮助日本人研究化学武器的科学家们是成功人士,因为他们只问科学不问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