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想扩大自己的圈子和交往半径,可以有三条途径:其一,如果你已在一个很好的圈子平台中,可以积极主动地与大家分享你的专业或行业知识和独特的经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你就能迅速扩大你所希望的交往和拥有的圈子半径。其二,通过各种关系,主动参加一些有影响力的组织和圈子,主动积极参加圈子里的活动,担当中坚或骨干的角色。其三,发起或组织在圈子里的各种社会活动,甚至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赢得大家的认可。
(2)热情奉献
任何一个圈子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要有人奉献大量时间甚至金钱。而要想圈子扩大影响力,还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主动地参与圈子的建设,热心组织各类活动。
没有付出,哪来回报,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人际交往和圈子生活。这也是我发起组建欧美同学会商会和2005委员会中的心得,为大家服务,多做些事,才越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譬如为了服务海归,我们就连续5年牵头在中国大饭店组织海归联谊聚会,并且连续4年组织举办慈善晚会和月度商界名家午餐会。我还利用空余时间长期进行海归群体的研究,为海归代言,反映海归回国创业的困难等。近些年来,我撰写了《海归时代》、《创业中国》等反映海归群体状态以及他们回国创业的奋斗历程的专著,并主编《海归推动中国》系列丛书,总结了大量海归的研究案例,受到海归群体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3)学会倾听
成为受欢迎圈子成员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把自己当中心,要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习惯之一。倾听是一种尊重,倾听是一种内涵。在与人交往时,千万不要总是自己一个人夸夸其谈,滔滔不绝,要学会首先请别人发言,倾听对方的意见。学会倾听远远比大多数人想象中的要困难,因为这需要虚心和良好的修养。不管你能力有多强,如果你不能弄清楚圈子中其他人的想法,你就不能成为一个有影响的人。
人生的倾听
——倾听内心的声音:人只有在最倾力思考的时刻,才会听到内心的声音;而心灵只在宁静之时,才拨奏琴弦。所以古人说:“无欲则刚”,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倾听唠叨絮语:父母在儿女面前常常唠叨不停,但很多话语是经验之谈,是爱的流露,是情感的释放。很多时候人都是爱之深,责之切。因此,你宁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也要学会倾听。
——倾听逆耳之言:你有些坏习惯、小毛病,如不是亲人或朋友,恐怕没人直说。你在事业中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如果没有人向你指出,不是他们的心已经远离你,就是你不喜欢他们的意见。忠言逆耳是清醒剂,是治病良方,是团结的催化剂。
(4)与人分享
萧伯纳有句名言;“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每人还是一个苹果;我有一个思想,你有一个思想,交换一下每人至少有两个以上的思想。”
学会与人分享,并实现共赢,这是建立人脉关系网的最有效办法。
“刀削面”交八方友
加拿大加达国际商务公司的总裁阎长明,是个在学生时代就善于交“八方友”的人。他1992年到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留学,曾担任过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中国学生会主席、加拿大华人科技协会主席;同时,他还参加过当地社区代表的竞选,并且成功当选。
其中,阎长明最有趣的交友经历就是他的“刀削面外交”。当时阎长明刚来加拿大,为了能够结交朋友,融合环境,就主动在周末请学校的中国留学生吃刀削面(他是山西人)。大家一边吃东西,也就一边告诉他哪里买东西便宜,怎样学好语言,该选哪些课,怎样了解和融入当地社会。阎长明因此获得了很多朋友和信息,很快就打破了“人生地不熟”的限制。用他自己的话说:“几碗小小面条,换来这么多朋友,这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太值了。”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说,留学生涯中,他至今不能忘怀的就是斯坦福大学的“午餐学术交流会”,因为大家能够彼此分享生活和智慧——“学生和老师一起聚餐,大家不仅把自己拿手的菜式带来,也把自己的学术思想带来。一边大快朵颐,一边神聊海侃,各种思想火花都在这里聚集碰撞。这是一种极好的思想交流方式。”
分享是一种最快速扩大人脉圈子的方式,你分享的越多,得到的人脉就越多。当然,我们应该清楚:用来分享的应该是快乐和成就,而非痛苦和失败。双赢是最理想的结果;而双输则无疑是最坏的结果,你不但没有减轻失败,还失去了朋友和人脉,甚至还可能多了个潜在的“敌人”。
本 章 概 要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有人就有圈子,圈子的核心就是人脉,人脉带来机会。把握圈子中的人脉,还得回到一个老话题:人际交往。
● 如何构建自己的人脉圈子:
――从身边人着手;
――结识关键和重要的人物;
――对接触“陌生人”保持开放的心态;
――维护好人际关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