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1)

历史的见证:“文革”的终结 作者:薛庆超


华国锋提出了辞职的要求,并对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工作作了一些检查和解释。

叶剑英感情十分真挚地说:毛主席去世后,我确实把华国锋当作“后主”看待,尽管我精力不足、水平不高,还是想尽力扶助他。这是一种旧的封建思想在作怪。借此机会,我应作自我批评。

1980年2月23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到会中央委员201人,候补中央委员118人,另有各地方各部门负责同志37人列席会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全会讨论和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讨论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草案;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全会增选胡耀邦、赵紫阳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全会决定恢复设立中央书记处,作为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的经常工作机构,并且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选举万里、王任重、方毅、谷牧、宋任穷、余秋里、杨得志、胡乔木、胡耀邦、姚依林、彭冲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全会批准汪东兴、纪登奎、吴德、陈锡联的辞职请求,免除或提请免除他们所担负的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

全会还决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建议修改宪法第四十五条,取消公民“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的规定,因为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四大”作为一个整体从未起过积极作用,取消它符合全国人民的意愿和要求。

为刘少奇平反昭雪,是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的一项重要议题。全会通过《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撤销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强加给刘少奇的“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和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的错误决议,撤销原审查报告,恢复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过去因刘少奇问题受株连的人和事,一律予以平反。3月14日,刘少奇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重新出版发行;3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认真传达好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的通知》;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邓小平致悼词。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顺利解决了事关全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以后,刚刚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胡耀邦在自己家里与一位朋友进行了倾心交谈。这是一则颇能反映当时历史情况的“珍贵史料”。以下是这位曾经担任过公安部部长罗瑞卿的秘书、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兼政法委员会书记,时任中国法学会负责人的老同志的回忆:

1980年3月1日,报纸发表了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公报。3月2日发表召开十二大的决议,成立中央书记处的决议,公布了书记处成员11人的简历。这一天是星期日,上午我去看耀邦同志,他正在家里独自一人读《东华录》。我们做了一次长谈,将近两小时。谈兴未尽,我告辞了。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交心之谈,当然主要是他谈的。

我首先谈到五中全会开得好,公报也写得好。耀邦说,这个公报是下了工夫的,在写法上不按议程一项一项地写,而是集中起来写。突出了五中全会的主题,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公报中,为少奇同志平反占了两大段,篇幅最多。但是并不影响主题,并不使人认为五中全会就是解决少奇同志平反问题。其实五中全会上议论最多的是汪东兴等四位同志的问题,但公报上对四个人的问题就是几句话。本来对汪还可以说得好一些,但他在政治局检查时,总想把总理拉下水,这就不好了。他不听我的意见。总理当时的处境,大家是理解的。

公报定稿时,已是2月29日下午7时42分,离广播只有18分钟。有人建议推迟发表,这怎么能行呢?已经事先打过招呼,国内外都在等着,不能按时广播,人家会发生各种猜测,说五中全会有分歧啦!公报意见不一致啦!等等。必须按时广播,这是一个战略眼光问题。

公报一公布,国内外反映非常强烈。总的反映是好的,都认为中国政治局面更稳定了,保证了政策和领导的连续性、稳定性。

公报一些重要的论点,可以开出若干题目,写一批文章,如不搞终身制等等。宣传部要抓好五中全会的宣传。

耀邦接着说:小平同志的战略眼光是很高的。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提前召开十二大。这些重大战略部署都是他提的,抓得很紧。按照小平同志的战略部署,再有三年,即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什么三长两短,也不致出什么大问题,政策和领导的连续性就有保证了。三年,经济工作大的发展,也在三年以后。1983年,马克思逝世100周年,我们的情况会比现在更好。我们大家一定要发奋图强,好好干。

耀邦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不论在哪里工作,做什么工作,都要力求有所建树。政治上的建树,思想上的建树,理论上的建树,改革上的建树,工作上的建树,总之要有所建树。你在某件事情上提出一个好的意见,做了一件工作,写了一篇文章,起了好的作用,也是一种建树。比如北京市,首都所在,搞好市容的美化,种树、种花、种草,把服务行业搞好,既可美化首都面貌,又可解决就业问题。抓住这一条,带动各方面,也是一种建树。不抓这一条总是想搞重工业,搞钢铁,搞石油化工,搞得首都污染越来越严重,街道市容越来越脏,社会秩序很乱,就看不到有什么建树。

耀邦接着说:要有建树,就要敢闯。我个人有什么?就是敢闯。小平同志是了解我的。这次要我出来工作,我看至少有三条:第一,我虽然没有他那样高的战略眼光,但是他提出的主张,我能理解,能够跟得上;第二,我能够进行各项组织工作,实现他的战略布局;第三,他知道我这个人是正派的,不搞歪门邪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