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节:幸福书1(37)

幸福书1 作者:李嘉美


140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圣严法师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没有把“自己”放在里面,“心”是指“智慧心”,这告诉我们,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就能更多地感悟到幸福。居于滚滚红尘中的我们无法完全做到“心无挂碍”,凡是起心动念都有主观的立场,既然预设立场,就不容易把心门敞开,尊重他人、接受他人。然而,人不是神,却也不是兽,如果我们以慈悲为着眼点,以智慧做指导,就能凡事多从他人的立场考虑,谅解他人、同情他人、协助他人,而少为自我的得失做考量,这样虽不能“心无挂碍”,至少也能心情愉快,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141

培养积极情绪

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优势得到更加充分发挥的同时,你的弱项也一定会得到改善。这就是人们印象中,为什么一个自信积极的人,除了自己的强项,在各方面都会表现得很出色的原因。培养积极的心理,有一些简便易行的好办法,美国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人生导师”泰勒博士向我们推荐:每天花15分钟做冥想练习,临睡前写下一天中令你感激的美好事情,经常做深呼吸。

142

幸福的基础包括财富

许多讨论幸福的文章倾向于否认财富和幸福之间的关系,有的甚至得出财富越多越不幸福的结论。强调幸福不仅来自财富,还有其他因素,是正确的,但如果再往前走一步,认为财富与幸福无关,那就是谬误了。无论有多少因素影响幸福,财富一定是其中一个。对那些已经有了大量财富的人,财富也许不重要了,但对普通人而言,财富增加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对那些富国而言,增加财富也许会带来不利于幸福的问题,但对穷国而言,增加财富是使人民幸福的人间正道。

143

要有“布登勃洛克动力”

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描写了布登勃洛克家族的兴衰史。这个家族经历了从追求富裕,到追求政治地位,再到追求精神享受的历程。当他们失去追求时,就演出了一幕幕豪门恩怨。经济学家把激励他们不断追求的目标称为经济进步的“布登勃洛克动力”。这种动力可以推动一个人、一个家族和一个国家的进步,当这种动力失去时,衰亡就开始了。一个人能不能幸福不仅在于钱多钱少,关键还在于有没有这种不断追求新目标的动力。不断选择新目标,你的生活就会永远充满布登勃洛克动力。每一个新目标给你的新动力、新追求,使得无论你多有钱都会十分幸福。由此可见,富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富了之后失去新目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