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溪口的春天(1)

蒋经国论 作者:曹聚仁


淮海战役的惨败,注定了蒋家的“末日”,这是永远不可挽救的末日。兵法:“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他是每回都是先战而后求胜的。

军事上的失败,《观察》通讯上,早于三个月前说的清清楚楚,而且每一场溃败的过程,恰如该记者的预测。写这通讯的,毫无泄露军事秘密之意。他(记者)在国防参谋处做事,实在看不过意了,才把自己的判断写了出来。①

你看,一个最高统帅的判断,连区区小参谋都不如,你说,这仗怎么不会败?照说,淮海军事是该作“土”字布置的,尖上是徐州,当中是蚌埠,重心应该放在长江北岸的。老头子偏主张把军防布成“干”字形,重心放在陇海线上。这一垮,蚌埠后方,就受了突袭,连撤离战地保存实力的机会都失去了。

到了那仗大败以后,蒋先生忽然知道有《观察》通讯,赫然大怒,说是要从严究办,这才如上文所说的“封刊物抓人”,把观察社一棒打散。那位小参谋,已经溜了,却苦了《观察周刊》的副主编D君,抓在上海警备司令部,要经过军事审问。偏生那几位写军事通讯的,都和经国有点儿关系,兜了几个圈子都保释了,只苦了L君一个人,战战兢兢地起解到南京,直到共产党军队渡江,倒首先获得了自由。这是蒋先生决意下野前的一件大事。有人就对经国说:“既然你的朋友,都看得这么准,你为什么不找他们谈谈呢?”他只是摇摇头。王朝末日的景况,说来就是如此。

华盛顿方面,是有意要迫蒋先生下野的!从南京来的合众社电讯,一而再,再而三,说蒋先生要辞去总统职位了,而且拟定了日程,送他离开南京。他看了电讯,也只好皱着眉头没说什么。蒋先生对于下野这件事,有他的乐观打算的:以往每一回下野,就是他的政治斗争的准备期,很快就可以东山再起,转败为胜的。

他(蒋介石)的下野,就是休息。当时,传说中的去处,是台北和鼓浪屿(福建厦门);只有陈仪和经国,知道他是打算回溪口去的。陈仪还奉命着手舟山群岛的机场及其他军事设备。那时,他还把陈仪当作心腹看的。蒋先生的回溪口,便是不和而战的明白宣告:蒋母(王太夫人)墓前,对于他的政治生命向来连系着美丽的远景的,抗战以来,他已十多年不曾回去了,此日重来,他是期望着在天之灵的支持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