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乌江到垓下(3)

蒋经国论 作者:曹聚仁


不管经国在上海会战时期,是否负指挥作战的实际工作,共方一进入上海,就以他为战斗对象,那是无疑的。在共方所公布的宽大政策之下,教育机关在充分保护之列;只有和军统有关的学校,到了那年夏天,都被解散、接收,或合并了。各学校被清除的教师、学生,依名单来看,也和当年青年军(或青年中学)有关。

总之,带着一点经国嫌疑的人,要算解放以后最先吃苦的了。他(经国)先前,总说以理论斗争理论,以组织斗争组织,他的工作人员,就一直失去了信心,也失去了希望,并无一个远景可以作为斗争的目标。他的组织,碰在共产党的组织上,以卵投石,一下就垮完了。他替那些工作人员准备着的武器,也很快地被发掘了。(见1949年10月间《上海新闻报》)

上海的失败,最重大的打击,还是在经济上--金元券注定了死亡,接着发行银元券,大量的银元也出来了。假使政府不颠三倒四的话,早在胜利之初,发行银元券,也许早成功了。等待上海易手,银元券的信用,就不容易建立了。

人民币初到上海,也不免恶性通货膨胀,人民珍藏金银现货的心理,以及大囤积与小囤积的连锁关系,就把这信用本位的人民币贬值了,靠拆放过日子的人,依旧在利金上打滚。银元的黑市价格,就一直在涨。这情形也和金元券初期相差不远的。可是到了1948年年底,这恶性的膨胀逆势,突然挽回过来了,人民币的价值一直就稳定着。那些靠拆放为生的人,经过人民银行的全面作战,几乎全军覆灭。我们也不知道经国是否策动这场经济战,但在(共产党)中央的公布文字中,又表示了对经国的地下战斗的胜利。

不过,经国对中共的战斗尽管节节败退,而狂风暴雨,扫除了党政两个圈子里的顽固势力,替他开出了大路,却是转变为他的时代的好机会。K(孔)S(宋)的经济集团,几乎连最后的根据地都放弃掉了,连江浙财团都从香港转移到国外去。

政学系的巨头,黯然无色,一个被囚,一个静处香港,只有张群在台北,也是老骥伏枥,空有千里之志而已。CC的巨头,一面觉得天下指目,太对不起党国;一个(陈立夫)远居异国,一个(陈果夫)老死台中。那些天子门生,也是每战必败,抬不起头来。环顾蒋先生的四围,就只有这位李世民(指经国)可以图成一旅中兴天下的大计了。从经国本身说,这倒是一个创业立基的开头。

笔者上面已经说过,经国的性格是哈姆莱脱型,一种悲剧性的性格。他比较了解民间的疾苦,知道时势的艰难。可是,他带着中国的旧传统,并没有脱开他父亲羁绊的勇气。他心头的苦闷,也和我们差不多。这便是他在台北的处境,他身居山明水秀之乡,月白风清之夕,每每万感中来,无端悲泣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