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古雄才都始于磨难

中国的精神记忆:2008沉思录 作者:罗海岩


幸运之神要赠给你冠冕之前,往往先用严峻的逆境来考验你。我们所赞美的不是磨难,而是那种在磨难面前不低头的精神。一片用努力换来的面包,比一桌继承下来的丰盛酒席要好吃得多。主题词:航天 苦难 倔强

列入2008年十大风云人物的三位宇航员,都出身寒门,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

翟志刚幼时家境贫寒,父亲长年卧病在床,母亲靠卖瓜子支撑家业。中学六年,翟志刚每天放学到家做饭,然后骑车去镇上接回卖瓜子的妈妈,饭后再炒一锅瓜子,再匆匆回校上晚自习。

当他考上飞行员时,母亲给他带上的只有一大袋瓜子,还有从贴身的小包里掏出的带有体温的五元钱。这五元钱在他的心里是什么分量!

刘伯明的家住在黑铁皮的房里。当年他是中学生加放牛娃的双重身份,假期还去附近砖厂拉砖坯。为了节省住校的费用,他每天骑自行车往返20多公里,冬天走进教室,脸上常挂着冰霜。夏天则常常用体温烘干雨后淋湿的衣服。他接到入伍通知书时,高兴地对父亲说:“当兵了,吃穿以后都不用家里花钱了!”当兵,是他改变生命轨迹的拐点。

景海鹏家乡在关公故里,上中学时家里买不起运动服,父亲就买了件背心,正面画上海鸥和大海,背面写上“5”号。母亲则用自家织染的蓝布,为他裁剪了一条短裤。同学们戏称他为“海鸥5号”。这个五号成为当时学校里篮球打得最好的学生。“海鸥5号”是他不凡的记忆起点。

苦难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刘伯明因在乡下就学,入伍时英语考试是零分,后来硬是成为全班英语最好的一个。苦难坚定了他们的信念:景海鹏在招飞行员落榜后,竟绝食三天。就是靠着这种倔强,后来终于失而复得,敲开了航校大门。苦难提升了他们的品德:刘伯明几年中都把自己得嘉奖的消息用电话告诉当年的老师,认为这是他给师长的最好的礼物。

苦难使他们具有浓厚的感情:翟志刚前两年回到家时,在母亲像前泪流满面,立时跪下磕了两个响头。他说,他永远忘不了自己的母亲。

随.笔

神舟七号问天,中国航天事业登高履新。在各家媒体海量的报道中,人们对正在发生的新奇表示关注,更为三位宇航员的不凡经历扼腕感叹。这是不应忽视的一个重要背景,从某种意义上说,意义不逊色于神舟七号,或者说是神舟七号升天的一个潜在动因。

国家航天功勋们的成长和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相似:从艰苦卓绝中走来,历经磨难,百折不挠,最终走向繁荣、强大和富强。这也印证着一个正在走向世界强国之列中的大国的应有和必然。

不是说受苦是好事,而是说这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码没有坏处。虽然人们都不愿意领受这种苦难。但磨难向人们走来,让我们不得不面对和应试时,它的好处又数不胜数。

中国人上溯三代,全部都是农民出身,谁也没有瞧不起谁的权利。如果在国外,人家几世爵位,说是三代人才造就一个贵族,那倒是个另外的说法。当然,喝牛奶长大的和吃草根长大的,有着根本的区别,否则就没有《红与黑》中的于连那样类型的人。但一般来说,吃草根长大的,抵抗力和意志力会更强。他们逾越的艰难和苦楚,是他们的人生不可或缺的插曲,会成为他们刻骨铭心的动力。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在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新的世纪,说这样的话已经有些陈旧和落伍,但在同样的条件下,吃苦的经历是个财富,这个人才成功的铁律比比皆是。由此推衍,许多在艰苦地区工作后来承载大任的干部,不是比在富裕地区成长起来的干部比例大得多吗?

中国可以没有盖茨,但不能没有袁隆平。因为缺少后者,13亿中国人民吃不饱饭。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预言,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20年左右的高增长,这无疑是可喜的预言,是良好的祝愿,但这个预言的背后,让人也不得不发想,在经济继续发展的同时,社会的人文精神怎样实现与之同步发展,保持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才能为这个发展提供动力。在高收入阶层和广大中低收入者多元化、多层面存在的现实面前,如何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不为物质极大富裕带来的醉生梦死所扰,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168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年轻人和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年轻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似乎一样,那时美国刚刚结束了二战,人们心态乐观,热衷创业,充满活力,对国家充满希望,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正在经历着同样的时代。时代无疑在造就一代优秀的青年人才,后继者们有理由自勉,比这三位宇航员们做得更加优秀。

许多“80后”、“90后”的青年愿意以“帅哥”相称,对三位宇航员也多有这样的尊称,这似乎不甚准确,应该叫他们“硬汉”,或“剑客”似乎更好,硬汉的称谓永远不会过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