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后记(1)

16节科学管理课 作者:陈鸿桥


本书自2001年开始写作,共约十五万字。有些篇章从立意到终稿花费了一年以上时间,有的修改不下二十多次。在此过程中与诸多中小企业领导人、朋友、同事进行多次讨论,同时参阅了大量相关书籍,反复体会、领悟,以期每一篇章能够基本反映中国企业管理第一线的状态和心得,称得上众人智慧的结晶。同时从企业管理延伸到各行各业乃至社会生活,从管理者伸展到普通个体,展开对科学管理基本功及相对应的职业理念、思维方式的系统性讨论。

管理基本功体现在哪里?一是个人与组织的基础管理水平,二是职业精神,三是思维方法,四是实践精神。所有这些都落脚在科学管理的精神、理念、方法、工具及相对应的职业标准。科学管理的核心词汇就是精细、标准、流程、规范、数量、过程控制、总结、积累。这些词汇人们大都耳熟能详,不难理解,做起来的技术难度似乎不算大,不是什么“高科技”,但正因为这样才最容易被漠视,而且其艰难之处在于能否认认真真、持之以恒、一点一滴做下去,达到崇尚的地步。我们羡慕西方成熟企业的严谨有序、高效运作、讲求科学论证和决策程序,也把世界500强当成努力奋斗的目标,但人家能有这些成就的源头就在于上百年来以“泰罗制”为发端的科学管理体系作为支撑和根基,通过科学管理精神的熏陶与各类科学管理工具的应用,造就了一代代适应科学管理要求的职业化人才。这两项都是我们适应工业化、迈向现代化、构筑现代工商文明的软肋和薄弱环节,在教育、职业训练等方面还显得十分欠缺,在科学管理的普及化、大众化方面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科学管理,强调“补课”?发轫于“泰罗制”的科学管理应该说一直以来未受到我国管理学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更是一无所知。科学管理是从小农经济、小生产转变为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思维方式的一场革命,列宁曾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泰罗制”是资本主义的最新发明,是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苏维埃应密切注视“泰罗制”的最新发展。科学管理使得规范化、标准化成为现代企业运行的基础,今天任何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德鲁克为代表奠基的现代管理学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没有科学管理的革命和运动,就不会有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工商文明。而我们的企业界很容易因被冠以“现代”一词而忽视其起源、根基,跟着赶时髦。管理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有效性取决于适用的时期、企业群体的特点。对中国企业来说,我们正处于向工业社会转型时期,企业的高速成长更多地依赖于特殊环境下的不易长期保有的政策和资源优势,企业经营历史都很短,企业管理经验缺乏传承,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大批新移民、农民工进城需要尽快适应工业化城市化的基本素质要求,不断涌现的新兴创业者、企业家甚至还未受过科学管理的启蒙教育,职业化素质的训练不足,职业道德建设尚未成体系,不重细节,缺标准、缺规范、缺数量分析、缺科学论证几成积弊。中国企业群体的现状和特征决定了科学管理大有作为的空间。科学管理技术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对于目前的中国企业更具有效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正当其时。

国内外管理书籍浩繁纷杂,各类管理培训热、EMBA热、咨询热以及各种管理类、成功学类书籍甚至“假洋书”、“伪书”,使人们无所适从,有的还会起到误导作用。而基于中国企业管理实践需要、反映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第一线的书籍却是少之又少。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新兴企业与企业家亟需系统性的实践总结和适合的理论指导。一方面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引发了人们的“学习饥渴症”,使得国人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另一方面如何从普普通通的管理者、创业者、职业人士亲历的实践中总结企业管理、公共管理以及职业化建设中的普遍性问题;如何能抓住最紧要、最基础、最薄弱的事项并从中找出问题的症结与最佳的行动方案就显得十分紧迫和艰巨。而对以精细化、标准化、流程化、数量化为特征的科学管理的漠视是当前各行各业最大的管理瓶颈。研究表明,中国企业与西方七个最发达国家的管理差距至少在五六十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为什么各行各业的基础管理与职业素质远远不能适应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要求?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将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我们最需要吸取的一个教训就是缺乏科学管理的大众化培育,缺乏科学管理工具、手段和方法的广泛应用,缺乏能体现科学精神、方法的全民职业素质训练。大家似乎都习惯于谈大理想、大目标、大战略,热衷于讨论企业文化、做大做强,而忽视了最需要去做的,以及那些看似简单、容易、枯燥、不能立竿见影的事情。

科学管理的特性决定了必然要对职业素质提出最基本的标准和要求,需要每个公民都能把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的理念体现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要求每个人对任何事情从起源到结果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能进行有效的过程控制,勤勉尽责,坚持不懈,长期积累,在干中学、学中干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注重了这样的基本功训练,有了这样的自我管理习惯,有了这样的职业精神,才能推动科学管理的应用与普及,才能构筑现代工商文明。万丈高楼平地起,现代化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好高骛远,不是舍近求远,不是假大空也不是“大概”、“可能”、“差不多”之类的敷衍与含糊,而是建立在精确到“毫秒”的准确判断、决策与执行上。只有建立在厚实的科学管理基础之上,回归管理的起源,老老实实补上科学管理这一课,我们才可以运用更高级的现代管理工具和方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才可以谈论现代企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自主创新国家战略,以崇尚科学为荣,这一切最终体现在执行和过程控制上,最终要靠科学管理来推动。谁去执行,怎么执行,执行效果如何检测、评价?如何通过过程控制来保障执行效果?这是涉及舆论宣传、对策措施、素质教育、督促考评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要有切实可行的科学工具、手段、方法。我们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与各种矛盾交汇的时期,又面临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的冲击,应对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新变化的复杂度、不确定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前所未有,对客观规律的把握、对科学判断和决策的水平、对每个组织与个体的管理基本功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靠拍脑袋、蒙混、想当然、差不多这些违背科学精神的思维和行为不可能闯关过隘,一旦疏失,早晚都会造成损失。日本工商业、政府部门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即便如此,在经济飞速增长后仍不可避免地陷入长达十几年的低谷,至今未完全走出困境。相比而言,我们的基础管理还十分薄弱,更应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备好基本功,无论是遇到经济周期调整抑或难以预料的灾难或危机,都能运筹帷幄,从容应对。科学管理是与不求甚解、低效无序、空谈政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相对抗,是硬打硬的功夫,要有狠劲,抓紧补上这一堂必需课,理应成为当务之急。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是科学精神,所强调的是求真务实,所要实现的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而这些需要每个人对“科学”二字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含糊的理解和敷衍的应用,不能靠照本宣科或一知半解,需要我们每个人强大的执行力与高度的责任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