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铸就组织的“灵魂”(1)

党史商鉴 作者:周大江


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铸就组织的“灵魂”

如果赋予组织“灵魂”,它将无坚不摧。

当年的共产党就拥有这样的“灵魂”,而国民党却没有。

解放区三问

一问:清贫的延安为何如此令人神往?

延安时期,尤其是“1940年冬,国民党政府不仅完全停发八路军的薪饷、弹药和被服等物资,而且调动几十万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扬言‘不让一粒粮、一尺布进入边区’,断绝对边区的一切外来援助。”(《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第739页)再加上,“由于日军的残酷进攻,加上华北连年的自然灾害,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的困难局面。”“根据地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财政经济情况极端困难。有些地方抗日军民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用,没有菜吃,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同上,第740页)然而,全国各地的爱国志士、进步青年和海外青年华侨却不顾国民党当局的阻挠和迫害,冒着生命危险,冲破敌人重重封锁,跋山涉水奔赴延安。

二问:艰难岁月,为何如此斗志昂扬?

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在昭和18年(即1943年)的年度综合战报中写道:

“敌大半为中共军,与蒋军相反,在本年交战一万五千次中,和中共军的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二百多万敌军中,半数以上也是中共军。在我方所收容的十九万九千具敌遗体中,中共军也占半数。但与此相比较,在我方收容的七万四千俘虏中,中共军的比率只占一成五。这一方面暴露了重庆军的劣弱性,同时也说明了中共军交战意识的昂扬。”(朱德《论解放区战场》,转引自《心路沧桑》第172页)

三问:星罗棋布的根据地,为何无人“割地称王”?

在(抗战胜利后)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正规军队总人数达120余万人、民兵总数达220万人、遍布全国19个省的各大解放区,没有1人“割地称王”。

精 神 穹 宇

精神的力量在解放区被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堪称中华民族数千年沧桑心路历程中亘古未有的精神奇观。由此可见,在伟大组织的顶空都有更加伟大的“精神穹宇”。在这个伟大的精神穹宇中,“信念”如太阳焕发光热;“文化”如水滋润生灵。在有阳光和水的地方必定有万物生生不息的繁茂。

如图2-3所示,本书将精神穹宇的基本要素划分为组织的“信念”、“文化”和“共同思想”等三大组成部分,“信念”主要指组织对成员进行抽象的、单向的、个体化的纵向影响方式,代表着组织的方向;“文化”主要指组织对成员的具体的、双向的、表现为个体之间关系性的横向影响方式,代表着组织的氛围;“共同思想”则由哲学理念、信息资料、核心技术、理性分析和行为规则等五大要素组成,代表着组织的智慧。鉴于“共同思想”在组织中的特殊地位,本书将在第三部分《思想篇》中进行深入的探讨。

精神穹宇的结构示意图(图略)

无论丰富还是简陋,积极还是消极,先进还是落后,明朗还是隐晦,协调一致还是矛盾混乱,精神穹宇作为组织固有的属性都会客观存在于组织之中,并从(行为)动机、(行为)方式和(连接组织整体的)关系链等三大主要方面影响着组织行为。

精神穹宇之下同样存在着“适者生存”的原理: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都会有人如鱼得水,有人如坐针毡。正如在解放区,以民族大义为己任者如鱼得水,以升官发财为目标者一定如坐针毡;在国统区则正好相反。

企业亦如是。不同的企业顶空会有不同的精神穹宇,不同的精神穹宇塑造出不同的组织气质,不同的组织气质导致不同的组织命运。李东生领导的TCL,藏雄心于谦逊、蓄惊雷于无声,步步为营,终成大器。当年曾放出惊世豪言,要将喜马拉雅山脉炸开一道50公里宽的豁口,引南亚次大陆的温湿气流变塔克拉玛干沙漠为“江南水乡”的南德,最终却没有能以空洞的豪迈扭转土崩瓦解的必然命运,甚至在轰然倒塌的瞬间拉上许许多多无辜的合作者作为陪葬品。组织“宿命”背后无不闪烁着精神穹宇的先验性暗示。

动  机

组织的精神穹宇几乎总在向外界发出这样一个带有暗示色彩的信号:什么样的人或组织适合加入该组织、与该组织进行合作、竞争或对抗。这个信号代表着组织与其他主体进行合作或竞争的取向,本书称之为“契合动机”。比如在成员招募中,组织只能是在吸引、寻找、识别与自己的精神穹宇相适合(这种适合性可能包含现实的适合或可能的适合两种情况)的人。

抗战时期争相奔赴延安的海内外爱国青年正是被它的精神穹宇所吸引。

值得深思的是,在当时的境况之下,什么样的人会选择延安?而什么样的人又不会选择呢?只图个人私利的人是不会选择延安的,因为延安的精神穹宇发出的信号会让此类人清醒地意识到延安并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那些被某种思想束缚的人——虽然他们与共产党人一样随时准备为民族大义而欣然赴死——同样不会奔向延安,不管是因为分歧、隔阂还是误解,总之,他们认为(自己所理解的)延安并不会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