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市实战(1)

城市中国 作者:王志纲


城市实战

第一次握手成都,一座让人既爱又恨的城市。爱的是,这里有数不尽的风流韵事、才子佳人,空气里的每一个因子都充溢着特有的妩媚和闲适,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恨的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成都似乎不为外面的世界所撼动,依然数千年如一日地享受着自己的云中漫步。

小富即安,自我循环,无以复加的自恋,已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诟病。但在中国的棋盘上,成都的战略地位却为历代的政治家们所瞩目。

不知从何时起,民间就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公元206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论道:“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直到今天,在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武侯祠正殿两侧,依然悬挂着一副由清人赵藩手书、毛泽东当年颇为推崇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句话对刚刚履新的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2003年6月20日,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宣布了中央和省委的一项重要决定:按照副省级城市换届的政策原则,为加快领导班子年轻化进程,从省委、特别是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考虑,任命原成都市长李春城同志为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早年当过知青,后毕业于哈工大微机电专业,硕士研究生。

由于长期担任地方政府主管经济工作的一把手,对经营城市的理论和实践亦颇有心得,是一个复合型、知识型、感知和决策能力极强的地方首脑。在担任成都市长的3年时间里,李春城大刀阔斧的城市环境改造给成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赢得了广泛的好评。有意思的是,但凡提起李春城的名字,稍微了解一点他的人,佩服之余往往不自觉地流露出几分敬畏之情。在四川省委的人事任免决定中,对李春城其人其事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熟悉成都情况和经济工作,驾驭全局的能力较强;工作勤奋、作风扎实、思想解放、思路清晰,工作中有点子、办法,特别是担任市长以来,敢抓敢管,成绩显著。

闻名不如见面,在与李春城不多的几次近距离的接触中,工作室看到了一个与以往的印象绝然不同的政府官员。李春城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待人处事极其冷静,时刻保持着高度清醒的头脑,甚至有些理性得让人透不过气来;无论你说什么,基本没有被感染的可能;言必行,行必果,有自己的主见;在与工作室的对话中,随时会提出一些非常尖锐的问题,但对于真正有见地的见解从不拒绝听取;反应极快,不喜欢陈词滥调,对长篇大论不感兴趣,曾对属下说:发言太长,要么是你自己没有想清楚,要么是怀疑听者的理解能力。

令成都市政府的很多官员感到意外的是,对于破天荒地选择一家民间顾问机构作为咨询的对象,并且是就城市发展战略进行只有30天的宏观研究与把握,李春城这个典型的知识型官员竟没有思前想后,恰恰相反,倒显得出人意料的果敢和痛快。

2003年5月31日傍晚,在热心人士的大力引荐下,时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成都市长的李春城与工作室首席策划王志纲在当地的一家大众火锅店里第一次握手。

两人虽是初次见面,但都是快人快语,简短的寒暄之后,就直奔如何看待成都、经营成都的大话题,虽是边吃边谈,有些海阔天空,但彼此相谈甚欢,会晤长达两个半小时。

陪同的官员私下说,据以往的经验,李春城与一般人的交谈很少超过一个小时。在气氛轻松的交谈中,作为掌控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首脑,李春城敏锐的直觉、不多的谈吐还是给王志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得出来,李春城是一个非常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官员,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寻找着发展成都的突破口。

在与王志纲的交谈中,李春城认为,其一,城市化的机遇对于西部来说的确是千古一遇,但正因为如此,也深感肩上的担子非同小可,如果没有科学的头脑一味蛮干,弄不好就成了千古罪人;其二,关于成都的美谈自己已听得太多,但成都骨子里还是有一种小富即安、自我循环的情结,怎么打破这个看不见的瓶颈,是一件煞费心思的事情;其三,成都下一步到底怎么发展,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还没有统一起来,应该有一套系统的城市经营的基本理念以凝聚、感召干群。

他深感成都在中国城市化和西部大开发热潮中将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应怎样诠释和演绎,目前还有待于进一步破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