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市实战(9)

城市中国 作者:王志纲


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台商涌进昆山?

论政策、论让利、论区位,“珠三角”都不比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差。原因就在于,多少年来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一直是先治坡、后治窝,也就是先生产、后生活。但当中国的人均GDP突破800美金、从温饱进入小康的时候,整个社会和城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如果是在创业初期,投资者是先生产、后生活(先治坡、后治窝),而到了今天,人们越来越看重城市的软环境,追求舒适、良好的生活形态,要先生活,后生产,只有安居才能乐业。

从这一点讲,“长三角”人性化的生活环境、规范化的服务和相对良好的制度环境占尽了优势。相反,“珠三角”的市场经济灵活有余、规矩不足,善于变通也意味着无序。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一地区在这些年城市化的进程中,缺乏经营城市的意识,大城市盲目摊大饼,中小城市急剧膨胀,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结果城不像城,村不像村,产生治安、交通等很多问题,难以管理。

所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把目光投向“长三角”,尤其是台商,更愿意把家安在上海,工厂设在昆山,前店后厂。

家属安排得好,高智力人才也愿意来这里,先生活、后生产(先治窝、后治坡)已经成为投资的基本前提。昆山的发展折射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本身,尤其是那些高层次的商务人士。

谁能够主动为掌握财富和资源的社会精英们量身定做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空间,让他们流连忘返,留住他们的心,留住了他们的人,谁的机会和金钱就会滚滚而来。城市的环境和所营造的生活方式越有吸引力,有头脑和有资本的人就越愿意停留在这里。

这也就是所谓的“招智引商”。

其实,“先治窝、后治坡”的道理不仅适用于开发区,城市的竞争也一样。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招商引资的边际效益已经越来越低,“招智引商”的大门正缓缓打开。回到廊坊来说,要想实现根本的转变,真正从河北的廊坊,从临近北京的廊坊成为大北京的廊坊,仅仅靠一般意义上的亮化、美化、绿化、净化,靠服务水平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用全新的手段去“请君入瓮”,去营造自己所特有的空间。这个世界上卖什么最赚钱?王志纲的回答是:“卖生活方式最赚钱。”

廊坊的机会就在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生活方式之中。撬动“大北京商谷”有了“休闲商务城市”的方向和目标,围绕这个新的城市定位,工作室紧接着开始考虑如何实施发展战略的问题。实践需要舞台,发展需要空间。经过一个多月的系统研究,一个名叫“大北京商谷”的构想开始浮出水面。作为一个休闲商务城市,廊坊的“金蛋”不是别的,就是利用城市化的发展机遇打造一座个性鲜明的廊坊新城,一座按照市场化、一体化、主题化理念设计的城市,而不应是简单的城市扩张。据统计,在以京津为中心的500公里的范围中,集中了40个城市,在只占全国1/7的土地面积上,产生着20%的GDP,集聚着全国1/5的人口,有着全国1/4长的海岸线。

毫无疑问,随着大北京城市带的崛起,廊坊肯定要融入到大的格局中去,这一点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002年初,在工作室提交给当地政府的一份报告中,全面阐述了“大北京商谷”的内涵和意义:其一,城市经济发展必须结合自身优势走差异化的道路,必须培育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金蛋计划”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在廊坊打造出大北京地区唯一一个以休闲商务为内涵的新城区,它将以休闲商务为主体,集商务办公、会议会展、研发培训、休闲度假、运动健康和商业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采用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模式,高起点、高定位,统一规划、开发、经营、管理,以全新的品牌形象去吸引市场,号召市场,使其最终成为廊坊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增长极。其二,廊坊的城市发展正处于升级换代的前夜,亟待通过高层次的第三产业来拉动地方经济。

廊坊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主导产业是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二者之中,先导产业应是第三产业。没有一个好的吸引高科技产业的第三产业环境,高科技产业的生产要素难以集聚。如何营造一个富有独特个性和魅力的第三产业环境,迅速带动经济要素集聚、拉动产业结构升级、超常规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摆在廊坊面前的重大课题。其三,从“招商引资”到“招智引商”,将是廊坊发展高层次的第三产业的必然转换。

为了实现“招智引商”,“大北京商谷”要成为北京、国内外企事业机构来此设立培训中心、研发基地及会议、公关接待、休闲度假中心;成为高层次的人才、信息密集的地方;成为高层次的教育培训中心、会议会展中心、商务办公中心、公关活动中心等的有机复合体。

在这座新城里,人们将看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企业联合国。这里有以“企业联合村”为核心及各种商务休闲场所如大型酒店式会所、休闲高尔夫、休闲公园、时尚运动MALL、休闲培训中心等配套设施,满足企业进行商务活动、文化、娱乐、服务、居住等多种需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