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淮海战役第一功臣(上)(1)

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 作者:张雄文


一、中原战局形成反复拉锯的僵持状态。战略构想的最早起源:粟裕“子养电”——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歼灭国民党军最多的一次战役,也是决定现代中国命运的南线大决战。蒋介石在长江以北的精锐部队被基本歼灭,华东、中原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争的决定性胜利。蒋介石从此一蹶不振,不久,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然而,囿于解放军当时诸多公开文告一类的署名,蒋介石及其统帅部当时和事后都未弄明白,在淮海之战中,谁是他们最主要的直接对手和关键人物。

1947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陈谢、陈粟两路大军相继跟进中原,全国的主战场由山东转到了中原地区。在中原战场上,蒋介石调集了90个旅的强大兵力,除防御重要点线外,还组成6个强大的机动兵团,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法,在各个要点之间往返驰援,进攻人民解放军。此时,刘邓、陈粟、陈谢大军各自分兵作战,如果只由1路大军对当面之敌作战则难获全胜,如果等3路大军集中又常常失去战机,只能打中小规模的歼灭战;有时甚至连中小规模的歼灭战也打不成。特别是被围困在大别山地区的刘邓部队,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连续行军作战,无法集中行动,处境十分困难。因而,此时的中原战局形成了反复拉锯的僵持状态。

从山东战场转战中原豫皖苏战场的华东野战军,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以后,一直没有找到打大歼灭战的战机。负责战役指挥的副司令员粟裕,面对这种僵持状态,不断思考如何才能迅速扭转中原战局,进而夺取战争的胜利。

粟裕分析后认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以后,在数量上和技术上仍然处于劣势。国民党军队依然可凭其数量、技术上的优势,在局部地区组织战役进攻。因而中原战场出现反复拉锯的僵持局面。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的关键是,“我军必须高度集中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才能逐次歼灭敌军主力,迅速改变中原战局。”①即必须集中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更大的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同国民党军进行几次大的较量。粟裕准确地预料,只要解放军能打两三个大歼灭战,并在数量上、技术上取得优势,就能在中原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战争形势即可急转直下。全国的政治局势也将迅速变化,战争即可迅速获得全面胜利。 一九四八年淮海战役时的粟裕。经过几个月的探索研究,1947年12月10日,粟裕写出了《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其中说:

“目前敌人虽已被迫作全面防御,但尚有一定兵力,作为其攻势防御之机动使用。观其目的,不仅在破坏我建设新解放区,而且企图争取时间,以待其新军之训练,或政治阴谋之从容布置。因此,目前江北(中原,鄂豫陕及豫皖苏)敌我是处在反复的拉锯形势中。这种形势,本给我们以有利而且多的运动战机会,但由于新区反动势力未完全打倒,反动武装未肃清和新区群众尚未完全发动,故使我们难以保密和及时捕捉战机。而敌人则多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法,我兵力分散时则进犯,我集中兵力时则后缩,敌我兵力相等则与我纠缠,不让我安定休整。在上述情况下,我一个战略区之兵力对当面之敌作战,则难取全胜;如待三个战略区兵力集中,则又失去战机。而敌人则利用其较我优良的运输条件和建制的临机变动,以集中或分散对付我军。但我军则因缺乏固定补给来源和足够的运输能力,又不便长期集中强大的兵团于一个地区(或方向)作战。因此,建议三军(刘邓、陈谢和我们)在今后一个时期,采取忽集忽分的作战方式,以求能较彻底地歼灭敌人一路(我们一军如不担负打援,兵力是够用的)。只要邻区能及时协同打援或钳制援敌迟进,歼敌一路是很可能的。在此区歼灭战结束,敌向此区集中,则我又分散或转至邻区,总以何区便于歼敌,即向何区集中。如此能有两三次歼灭战,则形势可能变化。”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