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斯大林在记事本上写道:奇迹,真是奇迹!毛泽东平静地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淮海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在兵力、装备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同国民党重兵集团展开的决定性的战略作战,最后以解放军的全面胜利而结束,创造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对比解放战争期间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均为以多胜少,唯有淮海战役是以少胜多。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以70余万对国民党军55万,最后歼敌47.2万;平津战役,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野战军以100万对国民党军60余万,最后歼敌52.1万。而淮海战役,则是解放军以60万对国民党军80万,最后歼敌55.5万。
因此,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听说后,在记事本上写道:“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不久,斯大林又对即将出任驻华大使的尤金说:“淮海战役打得好,是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战争史上少见的。这个战役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19世纪80年代,美国西点军校专门派出考察团,来到淮海战场旧址进行实地考察,对这一结果的评价是:“不可思议”。美国参谋学院战斗研究所也认为,在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是规模最大、最具决定性的一战,“认定淮海战役是最有研究价值的一次战役”。
淮海战场上,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直接指导下,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运筹帷幄,出奇制胜,不仅创造了战役上以少胜多的奇迹,而且把大兵团作战指挥艺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两方面,均做出了最突出的贡献。
正在平津战役前线的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十分关注淮海战役,尤其对几个月前的辽沈战役后期巧施妙计,从自己手中救走了5万余人马的名将杜聿明逃走又被活捉的全部细节,很有兴趣。为此,他还责怪参谋长刘亚楼未能全面收集好材料。
刘亚楼说:“林总,你对华野的作战情况特别感兴趣,是不是想与粟裕同志比个高低?”
林彪回答:“你这个人说话欠考虑。首先,我对打了大胜仗的兄弟部队都很感兴趣;第二,我对粟裕同志的了解,比你们要全面和深刻。南昌起义之后,从南征路上开始,及至井冈山时期,就数我们两个打得好。后来,由于经历不同,而形成了不同风格。我因为长期以来,肩负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又是毛主席直接指挥的主力,我的担子很重,打仗较为慎重。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而粟裕同志呢,长期远离中央,长期孤军作战,一般情况都是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的仗,不冒险就无法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如豫东战役,我看最多只有五成把握。拿这次淮海战役来说,没让杜聿明跑掉,就值得研究、探讨和借鉴。”
淮海战役的总前委之一、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也给予了粟裕以及他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很高的评价。华东军区领导机关在奉命准备向苏联尤金大使介绍淮海战役情况时,在场的刘伯承边看地图边对陈毅说:“淮海战役这个仗,主要是三野(华野)打的。”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还回忆其父说过这样的话:“淮海战役主要还是华东野战军打的。我们中野武器装备差,兵力少,打黄维时是瘦狗拉硬屎,幸亏有粟裕派来部队及时支持,否则我们中野打光了也打不下来。”
淮海战役结束以后,全军统帅毛泽东深有感慨地说:“1948年,粟裕提出3个纵队暂不过江是正确的,这样就保证了淮海战役在短时间取得了彻底胜利。”在1949年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肯定地指出:“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纪实》一书中,生动地记叙了毛泽东评价粟裕时的情景:
“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了。毛泽东的注意力一方面转移到了平津战略区对傅作义的战略作战上,另一方面开始集中考虑人民解放军如何渡长江南下、彻底打垮蒋介石、将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战略问题了。”
“这时的毛泽东,夜间仍旧同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任弼时开会研究对敌的方针和策略,白天有时则靠在办公室里的藤椅上,微闭着双目,让李银桥给他篦一篦头发。”
“每当这时,毛泽东总要同李银桥聊上几句话,以缓解他日夜紧张的思绪。”
“一次,毛泽东一边让李银桥篦着头发,一边缓缓地说:‘银桥呵,淮海战役结束了,你说说看,这场战役哪个人的功劳大啊?’”
“李银桥思考着说:‘我说华野粟裕的功劳最大……’”
“‘是么?’毛泽东平静地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淮海战役后,刘伯承、邓小平到西柏坡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毛泽东与他们交谈时,又一次提到粟裕,称粟裕有杰出的战略预见才能,预测杜聿明逃窜方向是战史上精彩的一页。
淮海战役的事实雄辩地表明,毛泽东的评价是一个经得起实践与历史检验的结论。
淮海战役是粟裕1948年1月的“子养电”与1948年4月“三个纵队暂不渡江”的战略建议中,集中解放军主力在长江以北打更大规模歼灭战,尽可能多地歼灭国民党主力于江北的战略构想的实践结果。这绝不是灵机一动的产物,而是有一个根据战局长期思索的过程。所以粟裕后来回顾说:“提出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我是经过较长时间考虑的”。粟裕在晚年写过一首从未发表的词——《沁园春·淮海战役》:
“作战方针,攻城打援。首战开封,又俘区寿年,再创敌援。战局过坳,敌转防御。兖济解放,徐海动摇,横扫江淮在今朝。十月节,我大军南挥,分割包抄。首歼碾庄百(伯)韬,双堆黄维称蒋嫡系,覆灭于后。杜氏将军倾巢,突围也难逃。时迫矣,灭蒋家王朝,就在今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