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淮海战役第一功臣(下)(11)

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 作者:张雄文


这首词的格律虽然与“沁园春”不尽相符,文采也不尽完美,但清楚地表明粟裕心目中的淮海战役是与“攻城打援”的豫东战役、“兖济解放”的济南战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均是1948年5月中共中央同意粟裕“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大量歼敌”的作战方针之后的实践结果。这一点与其他淮海战役前线将领回顾自己的经历,显然有很大不同,也是最为科学客观的。同时,淮海战役是粟裕提出、命名并“机断专行”首先发起的。战役中,他给中央军委提出的关系到战役全局发展的关键性建议,是前线指挥员中最多、最关键的,对中央军委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粟裕直接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有17个纵队又1个军,以及江淮军区、豫皖苏军区、冀鲁豫军区部队,共42万人,占淮海战役解放军参战兵力总数的70%,是淮海战场决定性的主力。淮海战役历经三个阶段,共歼敌55.5万人,粟裕直接指挥华东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1个“剿总”前进指挥部,4个兵团,18个军共44.3万人(不包括战役第二阶段,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直接参加围歼黄维兵团的歼敌数),占淮海战役歼敌总数的80%。

《虎啸泉城——济南战役卷》一书中说:“在我们一般的印象中,淮海战役是毛泽东等中央军委领导人提出并决策的。几十年后我们才知道,在中央军委确定淮海战役作战方针和作战过程中,粟裕以军事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3次向中央军委提出了重大建议:一是在济南解放的那天,9月24日凌晨,向中央军委提出了组织淮海战役的建议;二是11月8日提出了歼灭黄百韬兵团后转向徐州、蚌埠线进击,将敌主力歼灭于长江以北的建议;三是在战争中期,准确地预见了徐州敌逃跑以及方向,提出了置华野主力于徐宿线西侧,将徐州逃敌全部包围在徐州西南的建议。粟裕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世界战争档案》(1900-1999)一书点评淮海战役时指出:“淮海战役是善于从战略高度运筹战役的粟裕的经典之作,他的三次建议直接促成了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的目标确定和淮海战役的最终结果。所以毛泽东曾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战役发起后,刘陈邓心领神会,配合绝妙,在要紧处实现了‘数量变、质量变’。”

2005年,中央军委批准军事科学院组织的《粟裕文选》编辑组明确指出:粟裕“履行了淮海战役的主要指挥之责”,这是客观的历史事实。

1948年5月,中央军委任命粟裕为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时,交给他4到8个月内,歼灭国民党军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师),约10万人的任务。从1948年5月至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整整8个月,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歼灭了国民党正规军62个旅(师),是中央军委提出的最高指标12个旅的5倍多,远远超额完成了任务;1948年9月,中央军委交给华东野战军解放战争第三年里消灭国民党军40个旅的任务,粟裕也在淮海战役一次战役中即超额完成了;淮海战役中,中央军委交给华东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20至22个师的任务,粟裕也加倍地完成了任务。国民党军在江北的防线被完全粉碎,其在全国最主要战场的绝大部分兵力被歼灭,关内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被打垮了。

粟裕1948年5月即预料,如果人民解放军在中原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并且在数量上技术上取得优势,战争形势即可急转直下,也将推动政治局势的迅速变化,革命的全国胜利即可迅速到来。后来的战局发展,证明了粟裕8个月前的预见是极为科学的。

然而,尽管历史、文学及影视作品对淮海战役多有书写,但以讹传讹之处也不少。囿于多种原因,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巨大历史功绩,长时间里基本上被贬低、转移、磨灭、淡化。孤立地看待、评价粟裕1948年9月24日提出的淮海战役建议并割裂开来称之为“小淮海”便是一个例子。

其中一个原因是粟裕本人的一贯谦虚、低调,正如他早于1945年8月在苏浙军区一次领导干部会上所说的:“有成绩有功劳的同志,则不应因此而自满与骄傲,而应该一切都归功于党,归功于全体同志,因为革命工作做出成绩,这并不足以自夸,而正是我们应有的责任。”淮海战役结束后的1949年1月20日,粟裕在华东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上说:“淮海战役确实是一次伟大的战役。我们取得了胜利,这是因为有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和总前委的正确领导,后方党政军民的全力支援。”1949年11月,华东军区副参谋长王德专程到北京请示粟裕,与奉斯大林命令到南京了解淮海战役胜利原因的苏联大使尤金说些什么,粟裕告诉王德要有四个突出:突出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突出总前委常委首长的正确指挥;突出广大指战员英勇顽强;突出华东人民,特别是山东人民全力支前。1977年10月21日,粟裕与南京军区(原华东军区)文化部创作《淮海大战》剧本的作者交谈时,指出:《淮海大战》应突出“大”,应写老一辈革命家。到20世纪80年代,粟裕谈到淮海战役时又说:“淮海战役的大题目,要请小平同志来谈”。面对淮海战役的巨大功绩与荣誉,谦逊的粟裕从来不提及自己的作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