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面对朝鲜局势呈进一步严峻的趋势,代替粟裕负责暂时指挥边防军的高岗十分焦急。他虽然是东北军区司令员,但实际并不懂军事,更没有指挥过大规模战役的经历。然而他深知,边防军统帅至今未到职,使各项准备工作很不充分,这必然影响即将到来的作战。因此,他致电军委和毛泽东:“建议指挥部队的统帅与专门人才早日来东北,以便作充分准备。”
但直到此时,粟裕的病情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不能不在入朝部队最高指挥员人选上做第二手准备,开始考虑让中南军区暨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率军出征的可能性。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在其著作《第一次较量》中说:“军委反复考虑了入朝部队最高指挥员的人选,开始倾向于粟裕。因粟裕正在青岛养病,后考虑让林彪去。”后来,徐焰进一步指出:“毛泽东最初考虑由粟裕担任志愿军的统帅,后来属意林彪。”
然而林彪此时也有病在休养。自1950年上半年解放海南岛以后,担任中南军区司令员的他基本上不管中南军区的事情了,下半年还到了北京。毛泽东给林彪带去了几次口信,以征询的方式表明中央要求其出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准备出国作战的意图。9月初,中国驻朝鲜大使馆政务参赞柴成文从朝鲜回国,写了一个《汇报提纲》给周恩来,周恩来让柴成文去向林彪汇报。柴成文猜测毛泽东那时可能是想让林彪率兵出征的,所以周恩来才让他去给林彪汇报。林彪则将自己每晚失眠,怕风、怕光、怕声音,身体虚弱多病等情况上报毛泽东。
毛泽东知道林彪有病也是实情,当时,美军还没有越过“三八”线,主帅到位的情况依局势来看还可以再等几个月。因此,他于9月3日复高岗8月30日电,指出:“林(彪)粟(裕)均有病,两萧此间有工作,暂时均不能来。几个月后则有可能,估计时间是有的。”从这封电报可以看出,毛泽东开始将粟裕、林彪两人一起作为抗美援朝的最高指挥员人选考虑了。他在等待粟裕和林彪病情好转,几个月后,无论是粟裕与林彪谁的病好一点,再决定谁出马不迟。因为最高指挥员人选未定,相应东北边防军指挥机构的人选也未确定,致使后来局势突然恶化时,不得不临时匆匆指派彭德怀担任司令员。在来不及组织指挥机构的情况下,彭德怀只好利用13兵团的司令部作为志愿军的指挥部了。
为加强东北边防军,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指示下,多次与军委各部门会谈。9月3日,周恩来将会谈确定的《关于加强边防军计划的报告》上报给毛泽东和刘少奇,内容如下:
(1)、兵力:11个军36个师连特种兵总队及后勤部队,共约70万人。第一线5个军15个师(除东北已集中4个军处,再调中南现在广州1个军集中东北。);第二线3个军12个师,从华东调出,10月底可集中济徐之线;第三线3个军9个师,拟从西北调出,集中时间约在年底。特种部队除已集中东北者外,新增数目见炮兵、战车项内,后勤组织在计划中。
(2)、补充兵员:准备20万人,从华东、西南保留复员壮丁10万到12万,从东北、华北等新区及河南于明年春季动员10万人。
……
(8)、后方勤务:关于被服、帐篷、鞋袜、干柴、油盐等等,均照70万人准备。汽车准备分批购置一万辆,汽油照一年需要购存。卫生组织照20万人伤亡布置,医药器材照70万人准备……
从这一计划可以看出,中央军委是准备与美军大打的。从兵员数量来看,东北边防军辖11个军36个师连特种兵总队及后勤部队,共约70万人;从预备伤亡的准备来看,按“20万人伤亡布置”,这已超过了国内战争任何一次战役的规模了。解放战争的大决战中,辽沈战役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淮海战役解放军伤亡13万余人,两次战役的伤亡加起来才接近20万人。显然,军委是按这两次战役的伤亡总数来准备朝鲜战争的卫生组织的。
另外,军委设立的东北边防军70万人的规模,与粟裕指挥台湾战役准备的最大兵力16个军(含预备队)65万人一样,无论从兵员数量还是从直属军委领导来看,都是典型的野战军级别单位。有人以“边防军规模很小,不能与志愿军相提并论”的说法,认为粟裕任司令员的边防军是兵团级单位,甚至无视粟裕此前统率攻台大军65万人的事实,认定他只是兵团级将领,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出国时的志愿军和东北边防军第一线的兵员数量差不多。7月13日边防军成立时第一批部队25.5万人,后来边防军以志愿军名义出动,参加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时是26万人。到参加第二次战役时志愿军部队增加到38万人,但还是大大少于周恩来9月3日“加强边防军”计划中的11个军70万人的规模。直到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时,总兵力才达到14个军,在朝鲜投入的兵力才超过周恩来9月3日的“加强边防军的计划”。抗美援朝第一阶段作战结束后,“联合国军”投入到战场上的总兵力增至69万余人,中朝人民军队总兵力增至112万余人,其中志愿军为77万余人。虽然此时志愿军兵力超过周恩来“加强边防军的计划”,但相差仅7万,差距不大。
与此同时,为了保障大城市和工业基地安全,军委还制订了防空计划,将三个航空兵师、十五个高射炮团和一个探照灯团,分别部署于东北及沿海大城市,担任对空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