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 年代中期的香港旺角,下午5 点来钟,街上是下班回家的熙熙攘攘的人群,还在上小学的杜琪峰也身处其中……他穿过旺角如鹅肠般细窄而错综复杂的街道,耳边是小贩们的纷扰又熟悉的叫卖声、单层巴士低沉的喇叭声。路边小店的霓虹灯渐渐亮了,红红绿绿地映着乐声戏院巨幅的电影海报。走了约20 分钟的路程,经过各式小吃摊档:鸡蛋仔、豆腐花、臭豆腐、麦芽糖夹梳打饼,偶有卖飞机榄的小贩从身边经过……走着走着,他来到父母工作的东乐戏院门口。
银幕背后的世界
仿佛是用着电影《文雀》[1]的场景做背景,杜琪峰摘下墨镜,一边抽着标志性的雪茄,一边开始了他的讲述。
你小时候居住在香港的九龙城寨。
很多资料写我在九龙城寨度过童年时代,实际上我只在那里住了一年。一年就够了。(笑)可能他们(记者们)觉得这个地方很有趣,很有视觉冲击吧。
你对九龙城寨有什么印象?离开九龙城寨后去了哪里?
就是黑。那里是香港在清朝时期的衙门,后来是三不管地带,是启德机场与九龙城的交界地带,很穷。当时香港是很穷的。后来我们家搬到旺角一带,大约有三四年的时间,应该是我读小学的时候。
你父母曾在戏院工作吗?
我父母都在东乐戏院里的仓库工作。东乐戏院是香港一间很老的戏院,一栋粉红色的骑楼式建筑,早年用来上演粤剧,也用来放电影。戏院很大。因为整栋楼很大,戏院把银幕后面的大片区域用作仓库,既用来存储胶片,也用来存储别的东西。那时候,我差不多是5 点来钟放学,要去戏院等父母收工一起回家。香港当时的戏院,下午5 点钟左右会有一场名为“工余场”的放映,专门放给刚刚下班的人观看。通常放映一些西片,有时也放映一些港片。我放学的时候通常能赶上“工余场”,但是我没有钱,是不允许在戏院里看的。当时,我家并不富裕,兄弟七人,我排行老四,父母没有多余的钱给我们看电影。每次我放学,就会飞一般往戏院跑,一直往里走,往里走,穿过大堂,穿过影厅,一直走到银幕后面。
所以你是从银幕后面看电影。那时候看些什么影片?有没有那个时期特别流行的影片?
现在要说看过具体什么片,我也记不太清楚了。我依稀记得有像《黄飞鸿》[2]、《如来神掌》[3]这样的武侠片,邵氏电影当时很红。有时候没看开头就进去了,有时候还没看完就要跟父母回家。每天在银幕后面的一两个小时对当时的我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其实很多时候也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某部影片的巨大背景下,帮父母干活。小孩子其实不会想那么多,有电影看就很高兴了。
* * *
杜琪峰提到的东乐戏院,英文名为“Prince’s Theater” 。1931年开业,放映的第一部影片是《地狱天使》[4]。东乐戏院地处香港旺角,弥敦道与渠道的交界,于1970 年代停业,如今这里是联合广场。东乐戏院是香港早期富豪何东家族的产业,战前放映西片、国语片,同时还上演粤剧。战后,戏院选择性地放映西片,也放映首轮粤语片及国语片。1960年代,戏院专门放映日本片。从登打士街到太子道这一段的弥敦道是旺角的中心地带,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是当时全香港戏院最为集中的地带,杜琪峰信口道来的就有丽斯、百老汇、丽声、东乐等戏院,位于各个横街几步之遥的还有新华、百乐门、域多利和好世界等戏院。直到今天,杜琪峰依旧不能忘记热门电影上映的时候,大剧场里上千人一起看戏的场景。
现在去香港戏院很不过瘾吧?
是啊。过去的戏院都很大,座位都是一两千个。比如东乐戏院常做大戏[5],戏院楼顶很高,有楼上和楼下之分。而当时全香港最大最卖座的戏院是“乐声”,有两千多个座位,地处东乐戏院前面。现在香港的电影宫,都在商场里面,几十个座位,小小一间,不过瘾。过去的戏院都是独立的,一栋楼就是一间戏院,一间电影宫。舞台通常都有两层幕布,外面一层是丝绒的,向两边拉开之后,露出里面透明的一层,好像薄纱一样;里面一层则是从下往上升起。坐在台下看着幕布升起,等待电影开场的那一刻,有一种特别神圣的仪式感。热门戏爆棚(即“满座”)的时候,几千人同哭同笑,那真是不一样的感受。1980年代,我还在新艺城的时候,楼下的丽声戏院还有1000 多人的大影厅,但现在也没有了。
以前戏院楼上和后排的座位是“优等座”,前排的座位大约是两到四毛钱(港币),后排则要七毛钱,而楼上最贵的座位则要一块钱。当时香港普通职员的月收入大约是二十多块钱。“当日电影”、“早场”(十点半那场)和“工余场”都比较便宜,大约在四毛钱左右。那会儿的银幕比较高,二楼的楼座是最好的,没有遮挡,视线也比较平齐;而前排则需要仰头观看,很不舒服。东乐戏院的“优等座”售票窗是对着弥敦道这样的繁华街道,而前座和中座的售票窗则在小巷子里。
戏院外面也有很多卖零食的,牛杂、鸡爪、猪头肉、玉米、肠粉等,都可以带到戏院里吃。夏天有水果,西瓜、菠萝、木瓜,有时还有卖甘蔗的,冬天还有热甘蔗……也可以抽烟,嗑瓜子。
很有香港特色。
很香港。不像现在,所有电影院都只卖爆米花和可乐,而且还不能抽烟!
说着,杜琪峰吐了一个烟圈,在眼前化了开去。
戏棚——移动的乐园
那时候的香港有露天电影院么?同一时期,我们在内地看得最多就是露天电影。
有啊,在迁徙区有很多露天放映电影,就是比较穷一点的地方,只要有空地,就有露天放映电影。你知道香港空地比较少嘛。
是在空地上支起一块银幕么?
哪儿有那么好。只要有一块白墙,就直接投在墙上,然后大家自己搬凳子,有时候就直接坐在地上。
很像《天堂电影院》[6]里的场景。
是啊,那会儿香港还有“戏棚”[7],全是用竹子搭的,不用一钉一铆,都是靠一种特殊的绳子绑起来的,然后加上铁片覆盖屋顶和墙,能给观众提供简单的遮风挡雨,百分之百地循环再利用。而且坐的是没有靠背的长凳。戏棚使用的时间久了,下雨的时候,有的地方滴滴答答地漏雨,大家就打着伞看电影。看完一场电影才发现,凳子下面都是水呀泥呀,鞋都不知道顺着水漂到哪儿去了。于是看完一场电影后,常常要四处找鞋,狼狈得要死,现在想起来还很好笑。
很戏剧化的场面,都可以放到你的电影中了。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戏棚从人们生活消失了?
1970 年代左右吧,香港经济发展了,空地更少了,慢慢地就没有了。
1960 年代香港本土电影很受欢迎吧?
香港电影一直都还不错,但也是起起落落。那时的邵氏很强嘛。1960年代末期有过低潮,1970 年代又重新好起来。我个人的感觉是,每一次香港电影好一点的时候,都是一种不同形式的发明,跟以前的都有些不太一样。
黑泽明是你最喜欢的导演,他的哪一部片你最喜欢?
我对电影的认识,几乎是从黑泽明开始的。他的很多电影我都很喜欢,但如果非要选择,那就是《天国与地狱》和《七武士》。[8]《七武士》是我一直反复观看的一部作品,我边看边想:当时他为什么这样拍?当时他在想什么?……差不多每一年我都会看一次。
你也喜欢李沧东的电影,有人说你是香港最有艺术气质的商业导演。
[9]李沧东是大师。《诗》、《密阳》、《绿洲》, 每一部都很好。一个故事他会从你完全想不到的角度去看,我很喜欢,而且他的电影我也拍不了。中国导演贾樟柯、王小帅,他们的电影我也都很喜欢,他们很真实,跟我的影片很不一样。
如果让你来经营心目中理想的戏院,你希望是什么样子的?
不会太大,太大会赔钱。(笑)我一直想开一间放映旧片的电影院,放映一些在电影史和文化上有分量的电影。像Charlie Chaplin(查理· 卓别林), 像黑泽明的电影,还有一些老的粤语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的电影院允许抽烟!
注释:
[1] 《文雀》是杜琪峰2008 年导演的电影作品。“文雀”在香港是“扒手”的别名。影片故事围绕着四位游手好闲的“扒手”展开。
[2] “黄飞鸿”系列是世界上集数最多的电影系列,最早一部是1950 年的《黄飞鸿传》(上下集)。迄今为止,约有100 来部以黄飞鸿为主题的电影。
[3] “如来神掌”系列是1960 年代香港邵氏电影的经典系列武侠电影,该系列影响了众多香港电影的创作,比如周星驰的电影《功夫》。
[4] 《地狱天使》(Hell’s Angel,1930),由霍华德· 休斯(Howard Hughes)、詹姆斯· 怀勒(James Whale)、爱德芒德· 古尔丁(Edmund Goulding )导演。
[5]大戏,即粤剧,又名“广东大戏”。源自南戏,明朝嘉靖年间出现在广东、广西地区。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知识分子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广州话,使广府人更容易明白。
[6] 《天堂电影院》(Nuovo cinema Paradiso ,朱塞佩· 托纳多雷[Giuseppe Tornatore],1988),又译《新天堂乐园》、《星光伴我心》。
[7] “戏棚”最初是粤剧和潮剧的临时舞台,是各个村子逢年过节请戏班唱戏时临时搭建的,通常演完就拆。早期的戏棚内设置神像,安放神坛供奉神明。香港的戏棚大多在神诞日和佛诞日表演神功戏,以供奉神明和酬神等。自香港经历都市化及工业化过程,政府开始建设市区和新市镇的文娱设施后,“戏棚”从乡村逐渐转移到社区附近的球场空地上。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城区里的“戏棚”,除了唱戏,也放映电影,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空间,“戏棚”具有香港的草根平民气质。
[8] 《天国与地狱》(天国と地狱,1963),又译《天堂与地狱》;《七武士》(七人の侍,1954), 又译《七侠四义》。
[9] 《诗》(.,2010),又译《诗情》;《密阳》(..,2007);《绿洲》(....,2002),又译《绿洲曳影》、《爱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