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史华兹担任大学教授初期,曾一度蝉联“退学委员会”的主席。这个委员会设立的目的是要制定出一些政策,好让那些成绩太差或行为不端的学生有所遵循。
经过多次的聚会商讨之后,委员会要对全体教职员提供一项工作报告。史华兹把这个报告交给大会主席以后,就坐回原位了。这时,有一位教授忽然站起来,对这项报告的每一方面都横加批评。他把这个报告形容为“虚弱”、“幼稚”、“正如同作者一样的不成熟”。他所做的批评真是极尽挑剔之能事。
史华兹当时很想立刻反唇相讥,但还是强迫自己在表面上显得若无其事。在那位教授冗长的批评结束后,会议主席转而对史华兹说:“史华兹教授,你对这位教授的批评有什么补充说明的吗?”史华兹当即站起来回答:“对于这个报告不能讨好这位教授,我真是感到很抱歉,对我而言,我希望进行一次公开投票。”投票表决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有四分之三的教职员工表示支持这项报告,史华兹获胜了。
散会后,一位有近40年大学行政工作经验的资深教授把史华兹拉到旁边,对他说:“史华兹,我很高兴你刚才并没有跟他一般见识,你有很充分的理由反驳他。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仁,都认为他的批评有悖常理,但当时只要你一反击他,马上会丧失别人对你的同情与支持。”
他继续说:“我们都认为自己很文明,但文明是有不同等级的。一个未开化的人,听到他不喜欢的批评时,很快就会使用拳头攻击对方;半文明程度的人,不会使用拳头,而是用恶毒的语言来反击对方;至于十分文明的人,是不屑于使用拳头与恶语来反击的,他只是拒绝反击而已,他深知此时能获胜的唯一方法就是不理会他。”
为什么说这是对付指责谩骂唯一的方法?理由为:
(1)打架要有对手才能“打”,对方还手,才能越打越起劲,若对方不还手,这个架当然就打不下去了。吵架也是如此,人若不还口,对方也会骂不下去。
(2)你若不还口,对方气势会越来越弱,此时会出现几个状况,第一是草草收场;第二是下不了台,脸红脖子粗地硬撑场面,最后气急败坏地鸣金收兵;第三是为了维持气势,不得不持续“骂”下去,但因为你不还口,对方缺乏你言语上的刺激,他必须不断搜寻骂你的理由和字眼,有时甚至会前后矛盾,自露马脚,无法自圆其说,结果把自己弄得窘迫不堪。
(3)不管你有理或无理,骂不还口,可“塑造”你的“弱者”姿态,引发旁人的同情;当然,相对的,也会引发旁人对骂者的不以为然。而你的“风度”,相信也会获得别人的认同。
因此,骂不还口,可使自己处于绝对的上风。不过这相当不容易做到,因为你一旦被骂,自卫的本能立刻觉醒,但如果你口才不佳却硬要反驳,有理也变无理,不过如果你自恃口才好,唇枪舌剑一来一往,你也不一定占得了便宜。骂赢了对方,对方若心怀鬼胎,这对你也不是好事。不妨沉默以对,让对方无功而退,因为他已经骂过了你,你又没还口,如此他会降低对你的憎恨感。
有个政治人物据说常使用这个方法--当有人骂他时,他先是沉默,当对方骂完时,他则笑着说:
“对不起,他刚刚说的我没听清楚,是不是请你再说一遍?”
对方会不会再骂他一遍?看来是不可能,因为他刚骂完,气势已经下降,而且人家不吭声地让你骂,自己已处于不利的立场,再被这么一说,哪有理由再骂人一次?
所以,这也是个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