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认为做生意的时候,拆东墙补西墙,只要不穿帮,就是本事。对于生意人而言,如何做到拆东补西而不穿帮,是一门大学问,也是一件大本事。做得好了,可以让自己在商场上游刃有余,如果做得不好,则可能满盘皆输。
胡雷岩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就是会做生意。”
做生意确实要学会如何“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会这样“盖来盖去”,也就学会了在“铜钱眼里翻跟斗”,也就可以用十万银子,做出百万的生意。胡雪岩在湖州收到的生丝运到上海时,正值小刀会要在上海起事。
这对于胡雪岩来说又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因为小刀会一起事,上海与外部交通渐绝,丝的来路也随着中断,洋庄价钱必然看好,可以趁此赚上一票。这更坚定了胡雪岩要销洋庄的打算。
不过,在上海就地买丝需要大笔本钱。胡雪岩此时只有价值十万两的生丝存在上海裕记丝栈,而他的生意伙伴尤五为漕帮粮食生意向“三大”借贷的十万银子在续转过一次之后又已到期,按常规已经不能再行续转,为还上这笔贷款,尤五最多只能筹集到七万银子。
如此算来,胡雪岩要在上海就地买丝可以说是没有一分钱的本钱了。
胡雪岩用手头裕记丝栈开出的那批十万两生丝的栈单“变”了一次戏法。首先,他将这一张栈单拿给“三大”看,说是“三大”的贷款已经可以归还,不过先要等这批生丝脱手之后才能料理清楚,让他们将那笔十万的贷款再转一期,有栈单为证,货又明明摆在货栈里,他们必然相信而且放心,这样也就生出了十万两银子可供调用。
然后,他又用裕记丝行的生丝作抵押,向洋行借款,把栈单变成现银。洋行有栈单留存,不会不给贷款,而栈单也不会流入钱庄,“三大”方面也就不会知道栈单已经抵押出去了,戏法也就不会被揭穿。这样,十万银子不就做成了百万的生意?
这就是一次典型的“八个坛子七个盖”。一张栈单,“托”了中外两家,一“转”一“亮”,就盖住了两个“坛子”,这也只有像胡雪岩这样的人才能玩出的戏法。
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胡雪岩能官商通吃,在于他坚信“要想取之,必先予之”的谋略。他在商场上运用这种战略,可以说是无往不利。
当时每年举人们上京赶考正是盛夏时节,大多数举人希望能一举天下知,为了光宗耀祖,也为了自己的一生荣华富贵,能走上仕途是众多人的梦想。这个时间段,京城是人满为患,又加上夏日炎炎,学子们的住宿和饮食都成了问题,常常会受到痢疾等多种流行病的困扰。
胡雪岩开创胡庆余堂后,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为了让自己药店的名号让更多的人知道,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们便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源。胡雪岩免费赠送治痢疾等流行病的药,并写上地址和药店名,并说如果需要可以随时去拿。
胡庆余堂的药一向是药到病除,流行病比往年减少很多,名声在京城一下子传开了。学子们回到家乡,遇到类似疾病,也会给人们介绍胡庆余堂的药。这样没过几年,胡庆余堂就闻名于全国,赢得了北有“同仁堂”,南有“胡庆余堂”的美誉。
不仅是在商场,在结交贵人方面,胡雪岩也一直秉承“有付出才有回报”的理念。
当左宗棠带领几十万大军收复杭州城时,胡雪岩一听到收复的消息就马不停蹄地从宁波运送1万石大米到杭州城。胡雪岩把大米交给左宗棠,并把当初购买大米的两万两银子一同交上,并称这1万石大米算是自己无偿献给左大人的,以此感谢左大人收复杭州。
另外,他还送上10万两银子作为捐赠的犒劳军费,并说这样做是希望官兵能自我约束,不要扰乱百姓。胡雪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时有个恶习。即清军如果打了胜仗,可以在3日之内随意在城内抢劫,只为了鼓舞士兵的士气,这在军队中早已是不成文的规矩,只因当时朝廷军饷总是奇缺。胡雪岩的这一行为让左宗棠对他大有改观,由原先的不待见到相谈甚欢。
从此以后,左宗棠成为胡雪岩在官场上的另一个靠山。并且在左宗棠的推荐下获得红顶,成为历史上唯一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灵活多变地运用“要想取之,必先予之”的经营策略,使他在官商两界畅通无阻,成就了一番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