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节:季风亚洲(2)

亚洲史 作者:(美)罗兹·墨菲


与此类似,前苏联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的南部三分之一,即中亚,也是其西部地区的延伸。这是一个干旱地区,向东成为人烟稀少的沙漠地带,它的传统游牧或绿洲文化,至今仍与俄罗斯文化以及印度、东南亚、中国和日本的文化形成鲜明对照。中亚的很大部分,在公元8世纪初就被穆斯林入侵者征服,后来逐渐变得与其西边的阿拉伯国家和毗邻的伊朗相似。中亚的大多数居民起源于突厥族;有些突厥族群不断向西迁徙,到15世纪征服了安纳托利亚,即今土耳其的亚洲部分。

亚洲南部和东部边缘地带,无论在自然条件还是文化特征方面,都与中亚完全不同。这里的降水量一般是足够的,仅仅某些地方偶尔有些年份发生干旱。在海洋的调节下,气候相当温暖;除最北边外,冬天也很少严寒。这个地区称之为“季风亚洲”,它与亚洲其余部分之间多有高山阻隔,使海洋对气候的影响达不到中亚。“季风亚洲”这个词源于阿拉伯,最初意指“季节”或“季风”。在夏季,巨大的欧亚大陆(它的中央区比地球上任何地方离海洋都要远得多)迅速升温而形成热空气团。热空气上升时,周围海洋上饱含水蒸气的较冷空气涌入,到达陆地上空后便释放所含水蒸气,形成降雨。特别是遇到丘陵或高山时,被迫上升的湿气团迅速冷却、凝结而成豪雨。

因此,在欧亚大陆东南部新月形地带,即将它与中亚分隔开来的山脉的向海一边,夏季降雨量较大。到了冬季,受海洋调节作用较少的欧亚大陆中央区便迅速降温,到12月之前就被较重的冷空气团所控制,海洋则因保存着夏季吸收的热量而较温暖。于是风向反转,从中央区吹向有着温暖上升空气的海洋。在季风亚洲的北部,这些向外吹的冬季风温度很低,且不含或仅含很少水气,因为它们来自干燥的中亚。到5月或6月,依地区而定,中亚又开始升温,海洋上的潮湿气团再次涌入,又一次产生季节性降雨。

以上极其简化的描述基本符合实际情形,但季风的作用机理实际上要复杂得多。春天或夏天季风的来临和持续的时间异常多变而难以预测,在很多地方,不同年份相差极大,有时引起水灾,有时引起旱灾。东南亚诸岛还能从冬季风获得雨水,这是因为冬季风到达这些岛屿前已经吹过了大片海域,携带着很多水蒸气。这一点在较小程度上对日本也适用。

人口密度

总的说来还算充沛的降雨量,以及在内陆山脉屏蔽下形成的不太严寒的冬季,是造成“季风亚洲”与亚洲其余部分之间最突出差别的基本原因。这个差别就是:在季风亚洲生活着世界人口的一半,而且在有记载的整个历史时期就一直生活在那里(尽管直到一两百年前,季风亚洲的优势甚至更加明显),但亚洲其余部分则是全球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见本页地图)。季风亚洲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包括东南亚、中国西部、朝鲜和日本的很大部分,人口实际上也很稀少。但低地的人口密度却达到了全球最高水平。

在相对温暖、潮湿,且拥有大片平原、河谷及三角洲的土地上,季风亚洲发展起独特文化,它从一开始就是以高效的农业体系为基础的。最早的亚洲文明都出现在大河谷的农业基地上,而农业今天仍然是季风亚洲(除日本外)几乎所有地区居支配地位的就业部门,及产品的主要源头。农业财富支持了传统季风亚洲历代帝国和灿烂文化,也曾经维持了亚洲人总体上高于其他任何地方的物质生活水平。自马可?波罗时代以来的欧洲观察家就指出过,直到不久前,也许在18世纪某个时候之前,亚洲要比欧洲富裕。

中华帝国势力的扩张从公元前2世纪的汉代开始,逐渐将许多与上述季风亚洲总体特征不很一致的地区纳入其统治之下。由于西面和北面不存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强大竞争对手,中国首先征服了有时被称为中华突厥斯坦的新疆。它主要为沙漠,大部分居民仍然为突厥人。之后,为了保护自身免受游牧民族的侵扰,中国又征服了气候干燥的蒙古的很大部分。出于同样目的,中国后来又征服了喜马拉雅山区的西藏大片土地,那里人数不多,绝大多数是藏族人。最后,在17世纪,本来是游牧民族的满族人征服了中国,并把他们的满洲故乡并入了中华帝国版图。我们将满洲划入季风亚洲,因为它那并不充沛的夏季降雨大部分是季风机理作用的结果;但是它的冬季漫长而严寒,土地大多贫瘠,不适于发展农业。蒙古和新疆的大部分过于干燥,亦不宜农作,它们在气候上或文化上都属于中亚范畴。西藏则是一个荒凉的高原,太干燥、太冷、海拔也太高,除很少几小块地方外,都不利于农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