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专注、专业、价值竞争(2)

决胜红海 作者:周大江


明确了目标客户的定位之后,就需要进而分析他们的诉求。只有对客户诉求有了清晰而深刻的理解,才能使企业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客户价值”——对K集团来说,就是受客户欢迎的住宅。

在对北方地区的客户诉求进行“地毯式”梳理之后,进而可以分解为“基本诉求”和“差别诉求”两大类。

对房地产市场来说,基本诉求是指客户在交易活动中追求安全感(企业的诚信和责任感、商品质量的可靠性)和单套住房总价的可承受性。这是所有住宅类商品的共性诉求。不同层级的客户在基本诉求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不同的“差别诉求”。

差别诉求的满足程度直接决定了特定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因此,在细致分析了目标客户的基本诉求和差别诉求之后,K集团对自己的客户价值目标做出了清晰的定位,比如产品理念适度超前,确保客户的投资价值最大化(虽然目标客户的主要购买动机为自住,但房地产产品本身具有极强的投资性);充分尊重区域文化和不同地区置业习惯的差异性;以人为本、风格鲜明的建筑语言和小区内部景观设计,以便品牌形象的识别和传播。

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地域属性,以及土地资源对企业发展空间的决定性作用,使得“到哪里去”成为影响企业成败的核心要素。换言之,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聚焦于争夺土地资源的竞争,至少在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供不应求)的现状下是如此。

土地资源竞争的背后是资金实力的竞争。

K集团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要在高手云集的北京市场“硬拼”,获胜的把握非常小;即使是在华北地区的普通省会城市也很难有明显的优势,“最多只能打个平手”。如果到中小城市去,局面就会完全不一样。国内的多数强势品牌还没有渗透到这些地区,竞争的层次和竞争的强度都无法和一、二线城市相提并论。虽然这些地区对致力于高档住宅的企业(针对高端人群自住需求和投资购房需求)来说,或许不是理想之地,但却是K集团的天赐福地。更重要的是,如果进入中小城市,K集团无疑将在资金、开发和管理理念、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对当地品牌形成压倒性的竞争优势,并且有能力引领当地的市场潮流。

进一步讲,如果在多个中小城市获得成功(当然,这需要多年的持续努力),K集团的整体实力(市场份额、现金流、品牌影响力等)就会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到那时候再迂回到二线城市,同样有可能与当地竞争对手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

但是,这样的选择似乎难免令人产生一个担忧:如果扎根于三线城市,会不会影响K集团的品牌形象呢?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样的担忧是多余的。北京作为全国房地产市场重要的“制高点”,是K集团品牌的“策源地”;可以与它在中小城市形成品牌呼应,非但不会因为在三线城市的布局而降低品牌形象,反而会因为在三线城市的成功反衬出K集团在北京的品牌影响力。

K集团的战略选择与毛泽东“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不谋而合。有意思的是,共产党当年的“品牌制高点”,不是创造“大城市革命根据地”,而是它所拥有的比那些在大城市中的“竞争对手”更先进的思想和主张——简而言之,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的解放。

和所有的企业一样,K集团在明确了战略方向之后,进而需要发动与其战略变革相适应的组织变革。

这将是本书第二章“脱胎换骨”探讨的主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