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我对教育体制有诸多不满
关于中国的教育制度,在时下的中学生当中,流行着一些说法,比如:“我们在中学学到的都是垃圾!”“现行的教育体制就是应试教育体制,只会害我们死读书!”“高考早就该废止了!”这些说法一方面有许多片面之处,另一方面往往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加重学生的厌学情绪。
关于教育体制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首先,真正影响我国教育发展的并不完全是体制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如果我国教育工作者能够转变观念,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角度,将一些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观念和思想扭转过来,那么,现行教育体制一样可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其次,你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在你的头脑中到底有多少对教育体制的不满。很多时候,我们对很多事情感到厌烦,认为这些事情一无是处,但是仔细分析起来,其实让我们厌倦的事并不是很多。当你把这些观点一条一条仔细列出来,你就可以看清,原来问题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多,要解决它们也并不是无计可施。这个清晰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当你对某个问题思路混乱时,就可以参考这个方法。
另外,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教育体制改革方案,我们不能一味地反对,你自己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如果有,在现今的国情下,是否容易实现呢?假如不容易,我们不妨趁待在学校里的这几年,切身观察教育的弊端,以便日后想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教育体制问题。
和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一样,教育也是在摸索中前进的,虽然现在还有很多弊端,但从整个发展过程看,是一直在进步的。任何制度都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去完善,所以我们要给现今的教育体制以足够的宽容和信心,相信它总有一天会变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今天的学生就都是实验品。我们学到的东西是死的,但我们人是活的,知识怎么用全靠我们自己。学习是一生的事,即使有一天你离开了学校,学习也是始终不能松懈的。
校风差让我无法安心学习
我是一个初中生,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是我们这个地区最差的,升学率也是最低的,每年几乎没几个人能考上高中。你完全想象不到我们学校的风气有多差。许多学生拉帮结派,经常打架斗殴。课堂上大多数学生不守纪律,自己不专心听讲,还让别人也听不成。还有很多人经常逃课。每到考试,大家都在抄袭,有时候老师也不管,好像已经见怪不怪了。我小学时成绩非常好,从小父母就教导我要有远大的理想,我希望能考上重点高中,然后考清华。可是现在,我连考上高中的自信都没有。我想转学,可是家里没有条件,父母也没有门路。
学校升学率那么低,以我现在的名次,肯定是考不上高中了,更别谈什么远大的人生理想了。现在我整天发愁,没有心情学习,不能专心听课,作业也不想做。反正是考不上高中了,学与不学还有什么区别?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校风比较严格、同学们学习都比较勤奋的环境下,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勤奋学习。如果学校的领导对学生的纪律抓得不严的话,有些习惯被管着的学生可能就会比较放纵自己的行为。课堂上如果有几个不爱学习的同学喜欢说话,做小动作,那么老师可能会花很多的时间去管理纪律,从而影响教学进度。自制能力比较差的同学,可能会受到这些同学的影响,比如上课跟着一起说话,或无心听课,从而影响学习。
教学水平高、升学率高的学校,校风一定也很好;反之,教学水平低、升学率低的学校,往往校风也很差。一个学校的校风是长期形成的,也往往无法在短期内改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我们无法随心所欲地选择学校。即使有条件转学,我们也要需要很长时间去适应新学校的环境,而且新的学校环境也未必如你所愿。
那么,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往好的方面想,“既来之,则安之”。
假如是由于学校管理不严格而导致风气差,这未必是坏事。如果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学生管得很严,有可能会束缚我们个性的发展。另外,在一个学校的学生大部分不努力、成绩普遍比较差的情况下,如果你能够不受大环境的影响,暗自努力,恰恰有了出类拔萃的机会。所谓“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在一个差学校里当好学生,比在一个好学校里当差生更能带给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