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同伴们在闲聊,唯独齐瓦勃躲在角落里看书。那天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开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经理把齐瓦勃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齐瓦勃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
不久,齐瓦勃就被升任为技师,有些人对此讽刺挖苦齐瓦勃,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们只能在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获得机遇!”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25岁那年,齐瓦勃又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做了总经理的齐瓦勃也没有丝毫的放松,他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在筹建公司最大的布拉德钢铁厂时,他每天都是最早来到建筑工地。工程师琼斯问他为什么总来这么早的时候,他回答说:“只有这样,当有什么急事的时候,才不至于被耽搁。”工厂建好后,琼斯推荐齐瓦勃做了自己的副手,主管全厂事务。
两年后,琼斯在一次事故中丧生,齐瓦勃便接任了厂长一职。因为齐瓦勃的天才管理艺术及工作态度,几年后,他又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
其实,工作不只是在为老板“盖房子”,虽然盖好的“房子”是归老板所有,但那些“房子”体现的是我们无形的价值。齐瓦勃正是因为持着这样的态度,所以才得以步步高升。相反,如果我们每次交付的都是“烂尾工程”,怎么能指望有一天老板会提拔自己呢?就算不满意自己目前的工作现状,重新走进人才市场准备重新选择一个环境,也会因为没有什么“资本”而不得不重复着以前的平庸。
也许此时的我们初出茅庐,正激情飞扬地准备开辟自己的一方疆土,也许我们已经在职场摸爬滚打了几年仍然不显山不露水,因此,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出人头地,那么就从现在起,竭尽所能把老板的天下当成自己的天下来打,当企业赢得了更多利润的时候,我们的身价也会水涨船高,得到一直向往的高薪高职。
记住,你是在给自己“盖房子”,只有这样你才能保持高涨的热情,也才能收获更多。
第三节 为个人价值而不是价格工作
要想远离职场倦怠,重燃工作的激情,就要认清自己是在为价格工作还是在为价值工作。价格就是企业给你的薪水,价值则是你对企业有用的知识和能力。
很多时候,尤其是年轻人在找工作或者跳槽的时候,第一个关注的就是薪水,薪水高一点热情就高一点,如果薪水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浮动不大,时间久了,热情就会逐渐消退,直至倦怠。
为了生活,我们选择工作,薪水当然是我们第一关注的,但是,如果把薪水看做是工作唯一的目的,倦怠就会随之而来。其实,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为个人价值而工作比为薪水工作更重要。因为只为薪水工作,一旦薪水达不到你的期望,你就会产生职场倦怠,不知不觉地在工作中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结果当然不容易让你满意。而为个人价值而工作不同,即便你对现在的薪水不满意,但是你觉得在工作中你的能力得到了提升,那么你就会更加地卖力,热情就能持续。
有一位年轻人有机会去采访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他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采访结束的时候,松下先生问他:“年轻人,你一个月的薪水是多少?”
年轻人不好意思地说:“薪水不多,一个月才一万日元。”
松下先生却微笑着说:“虽然你的薪水只有一万日元,但是事实上并不止这些。”
年轻人疑惑地问:“我并没有额外的收入啊?怎么会不止这些呢?”
松下先生说:“你想,你今天能争取到采访我的机会,明天也肯定能争取到采访其他名人的机会,这说明你在采访方面有潜力。如果你看重每次机会,努力去完成工作,那么你将积累到更多的经验和才能,这就像是你在银行里存钱,是有利息的,你的才能和经验也会在社会的银行里生利息,将来连本带利都会还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