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支点2:
明白自己的去处人要活得明白,须知自己要去哪里。
人要活出幸福的滋味,须给自己找个安顿心灵的好地方。
那么,人究竟要去哪里?有人说:死亡是最后的归宿。
人最后的去处真的是死亡吗?持此观点的人未免太可怜了!因为他跟牢狱中的死囚没有两样——法官已经结案,执行的日子眼看就要到来。
他们总是在畏惧死亡又等待死亡:也许就在今天,一颗天灾人祸的子弹横空飞来;也许是下个月,一把意外之剑突然刺来;也许是明年,一把疾病之刀砍向要害……他们也许很幸运地被厄运之神忘却,能熬到白发苍苍才被“押赴刑场”,但这种“为了死而生”的日子又有什么意义呢?
《圣经》告诉人们:人的最后去处不是死亡,而是一个幸福的天堂;佛家也告诉人们:一切众生,经过数劫的苦海浮沉,终将进入佛光普照的极乐世界。
人固有一死,但有的人走上快乐之旅,走向幸福的乐园;有的人却挣扎于无边的欲海,沉陷于痛苦的深渊。走向不同的人生旅途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明白自己的去处。
通往幸福乐园的途中,有三个必经的关口。
第一个关口:享受眼前的快乐快乐其实很简单,它常常就在当下,就在眼前的事务中,关键看你能不能去发现它,要发现了快乐,才能享受快乐。有一位教授,是一个“乐天派”,遇到任何事,见了任何人,都笑眯眯的,好像没有什么事、什么人可以让他烦恼。他的学生不解地问:“老师,为什么您总是面带笑容?”教授说:“我舍不得让自己不快乐呀!”
这位教授每天做的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那些看似普通的事正好都是他喜欢做的事;他所交往的人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与人交往正好是他所喜欢的事。许多人感到不快乐,因为他们总是去做那些自己讨厌的事,一面不情愿地应付着眼前的学习、工作,一面幻想着那些“好玩”的事;身边的人刚好都不是他们所喜欢的类型,“知己”还不知道在哪个地方窝着呢!天天泡在不喜欢的人和事中,能不烦恼丛生吗?
不过,世间没有那么多能正如我们所愿的事,所以,我们即使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也要努力改善自己的情绪,把不喜欢的变成喜欢的,你的快乐当然就随即而来了。
世上任何事、任何人,都是让你通往快乐的“工具”,而不是快乐本身。如果你一定要借助特殊的“工具”才能得到快乐,那只能说明你不懂得寻找快乐、享受快乐。好比行路,如果你一定要乘坐飞机到达北京才会觉得旅途舒适,那说明你还没有找到让自己快乐的方式。一个会享受快乐的人,会从世上无数的事特中发觉出快乐。譬如,一个人能喜爱飞机的快捷,也能享受火车沿途中所历经的美景,一个会享受快乐的人,无论你是谁,一个领导,一个白领,一个清洁工,一个学生,还是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应该记住,要从眼前的事中去发现值得你做的地方,要从眼前的人中去发现值得你交往的地方,有了这样的认识,你会发现,你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是珍贵的,你的快乐源源不断。
第二个关口:释放生命的价值蜡烛燃烧,不是死亡,而是变成了驱逐黑暗的光芒;太阳释放自己的能量,不是死亡,而是变成了照亮宇宙的光芒;人耗尽精力、竭尽智能,也不是死亡,而是向社会输送能量。人生的最大悲剧在于,还从来没有燃烧过,没有发过光,就已经化成灰烬、尘埃了。
有一个名叫哈利的老人,在退休晚会上,难过地对身边一个年轻的后辈说:“今晚我不得不面对我惨痛的一生,我感到自己一事无成,彻底失败了。当乔治先生站起来致辞时,你无法想象我多么悲伤。乔治先生和我一起进入公司,他并不比我聪明多少,但他不怕吃苦,不怕挫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所以他后来成了公司的董事长。而我却错过了无数机会:有一次,公司希望我去南方主管一家新开的分公司,我因为不愿离开纽约这个安乐窝而拒绝了;还有一些机会,我也以诸如此类的理由放弃了。现在,我悔悟了,但我也退休了,一切都为时太晚,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啊!”
哈利隐藏自己的才能,贪图安逸的生活,他的人生如同一支拒绝燃烧的蜡烛。蜡烛没有物尽其用,哈利没有人尽其才。等到最后他才发现,自己活着只是虚度年华,收获的全是遗憾。
一个懂得生命价值的人,会超越本身的利害关系,努力寻找发光的机会,毫不吝啬地奉献生命的能量。多年前,一位名叫菲尔德的美国实业家,为了使大洋两岸的人可以方便地沟通信息,忽发奇想,想要铺设一条横越大西洋、连接欧美两洲的海底电缆。当他向政府提出这一计划时,大家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无人支持他的提案。年轻的菲尔德并不气馁,他拿出自己的全部财产,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热情,为这项无人喝彩、甚至无人支持的计划而奔波。几年时间里,他31次横渡大西洋,往返于两大洲之间,指挥架设海底电缆。期间,他经历了两次重大失败,但最后,终于在1858年7月28日晚,海底电缆发报成功。次日,欧美两洲沉浸在一片狂欢之中。不料,因技术原因,电传信号不久又归于沉寂。于是,人们对菲尔德的赞美开始转为质疑。菲尔德遭此重创,仍然没有死心,他又开始了不屈不挠的努力。6年后,海底电缆计划终于大功告成,人类通信的历史从此改变,菲尔德释放的光芒至今仍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我们不得不承认,他找到了一个生命的好去处。
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这都是发光的方式。其实,一个人不一定要成就多大的功业,不一定要有多大的名声,不一定要像太阳那样光照四方,只需尽己所能,做好眼前的事,像一支小蜡烛一样,哪怕只发出一团微光,也能照亮一室,人生也就无憾了!
第三个关口:实现精神的超越人是宇宙的一颗星,是天地的一个分子,是人间的一条短信息。物理学有一条定理:能量守恒,物质不灭。静夜的天空中,我们看见的某颗亮晶晶的恒星可能在亿万年前就已经“死亡”,不再发光。我们今天看见的光芒,是它若干亿年前散发出来的,而且它的光芒还会永久地穿行于无尽的宇宙空间。人也是如此,能量一旦散发出来,就像太阳的光芒一样,永久存在。所以说,人的最后归宿不是死亡,而是变换一种存在形式,通向永恒不朽的未来。人生于世,必然会对他人和外在事物施加某种影响,影响所及,生命的种子同时播撒开来,天地万物,芸芸众生,都是你生命的载体。只不过,有的生命美丽芬芳,有的生命丑陋且带着毒素。人生的最大成功,无非是塑造一个靓丽多姿的生命,使之一万年之后仍然光彩照人。
孔子说:“朝闻道,夕可死矣!”意思是,早上悟了道,即使晚上就离开人世,也不会有遗憾。为什么呢?一个体悟不朽生命,真正活明白了的人,精神和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他们进入了生死无惧、快乐无忧的境地,找到了真正的幸福家园,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兰心慧语
死亡不是最可怕的事,不明白为什么活着,活着要去哪里,才是人生的最大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