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鲁迅属于中产的智识阶级

鲁迅时代何以为生 作者:陈明远


半个世纪以来,“鲁学”一直享有“显学”的至高学术地位。但是在作为显学的鲁学研究中,却很少涉及鲁迅的经济生活背景。文化人一向出于清高“耻言钱”或出于隐私“讳言钱”,然而他们内心里,大都懂得钱的重要性。

我持续20多年的研究阐明了: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鲁迅的稳定收入,保障了他在北京四合院和上海石库门楼房的写作环境。在法西斯文化围剿之中,鲁迅才能够自食其力、自行其是、自得其乐,坚持了他的自由思考和独立人格。这使鲁迅永远成为文化人的榜样。

经济自立,是鲁迅坚持“韧性战斗”的基础。离开了钱的鲁迅,不是完整的鲁迅,更不是真正的鲁迅。  

——我算清了鲁迅一生挣的钱

从小就在语文课上学习鲁迅。老师说:“鲁迅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在青少年的心目中,他身着朴素的中式长衫,再冷的冬天也不戴手套、围巾,一年四季穿一双黑帆布面胶底鞋。头发乱蓬蓬,很长也不剃。听老师说:国际友人史沫特莱邀请鲁迅在大饭店吃饭,西仔竟然看鲁迅衣衫朴素而不准他进门!许多回忆录记载:鲁迅虽然生活俭朴,却节省很多钱支援革命。

“史无前例”时代,25岁的我,从中国科学院被押送到劳改农场。不发工资,每月仅15元人民币的最低生活费。身披无产者的劳动服、头戴“资修反”的“帽子”。人拉犁、扛石料,干牛马活、吃猪狗食之余,还是改不掉老九的臭毛病:一到休息时瞪着双眼就想看书。当时只准学“马恩列斯毛林江”。幸好农场还有一套《鲁迅全集》,这是作为革命文献发下来给群众轮流自学的。

我这个“专政对象”,当然在传阅“革命文献”方面最靠边站。《鲁迅全集》前几卷精彩的部分,如《呐喊》、《彷徨》等,都被“内部矛盾处理”的别人抢去看了,连《两地书》、《集外集拾遗》都轮不到我,读书预备队排得挺长挺长……只有那上、下两册簇新精装的《鲁迅日记(1912-1936)》,谁都是翻了翻也不愿过目的,扔在角落里。好吧,我就在冷而又冷的角落,自学这冷而又冷的《鲁迅日记》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