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 袁
自从投身实业后,张謇基本上不太掺和政坛纷争。但随着大生集团实力的壮大,其商业关系逐渐辐射东南乃至全国。此时,张謇即使想躲在南通,做一个现代陶渊明也没有可能了。这正所谓你不惹政治,政治主动找你。
自离京城后,张謇积极参与的第一件重大事件就是东南互保。
1900年夏天,八国联军借剿灭义和团之名攻打北京。到了6月,张謇看到全国的动乱即将爆发,他急忙乘轮船前往江宁,会见两江总督刘坤一,劝其“定计维持江南”。但是6月20日,慈禧太后下旨宣战,调动清军围攻外国使馆,并命令各省督抚广召义民总署战守。太后开口,刘坤一当然害怕,如果违旨自保,弄不好有杀身灭族之祸。
眼看战火就要烧到江南。关键时刻,张謇联合盛宣怀等江浙大资本家,最终说服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大家共同约定,实行“东南互保”,使长江以南半壁江山免于涂炭。此时,东南各省社会安定,张謇的大生纱厂“纱路大畅”,江南各省新开各种新式企业近百家。
1912年,民国初立。在南北对峙的大格局中,各种政治势力开始重新站队。在这场政治拔河中,张謇选择了枭雄袁世凯的北方队,而不是海归总统孙中山的南派。这样的选择,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张謇的政治观念的变迁和他的经济事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既然选择了实业之路,张謇对政治的考虑也就无一不是从利于实业的角度出发。
辛亥革命前后的张謇,事业局面已经打开,正迎来一战期间的事业高峰。从1901年至1907年,围绕大生纱厂,他先后创办了19家企业,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这样一个教父级的实业家,张謇不可避免地要在政治上发言,不管他愿意不愿意。
清朝的保守政策显然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孙中山动用武力,不利于秩序和市场的稳定;袁世凯手握重兵,能保证国家稳定与统一,又赞成共和,当然是他当时的最佳选择。
作为帝党成员,张謇一直主张君主立宪。在此期间,张謇就瞩目手握重兵的袁世凯,而两人的结识那就更早了,30年前他们就一起扛过枪、跨过江。
壬午事变时,当年陪同吴长庆入朝的,除了张謇,还有比张謇小6岁的袁世凯。张、袁二人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后,一文一武,在朝鲜乱局中开始崭露头角。后来,吴长庆回天津述职时,张謇也一道回国。吴就把庆军在朝鲜的日常事务,全都托给了袁世凯办理。两个月后,袁公开投靠李鸿章,很令吴长庆难堪,吴不久郁郁而终,张、袁二人也因此公开决裂。
30年后,张謇既非当日的幕僚书生,袁世凯亦非当日的武夫。因为立宪、共和,曾经割袍断义的两人,在现实政治面前,开始第二次握手。由此形成北袁南张,一个在朝、一个在野,南北互动、呼吁立宪的格局。
1911年(农历辛亥年)5月11日,张謇进京途中路过彰德(安阳)。此时,慈禧已死,袁世凯被迫下野,正蛰居彰德附近的洹水河畔。对这样一只政治潜力股,张謇当然明白其投资价值,但对是否亲自拜访仍有顾虑。大家现在都是有身份的人,毕竟绝交多年,陡然见面,如果冷场,恐怕颜面很难看。在同行人员的劝说下,张謇终下访袁决心,并仔细商讨会晤细节。
这次会面从下午5时一直进行到午夜12点,随行者刘厚生回忆说:“我们同车的人一觉醒来,见张謇登车含笑对我们说‘慰亭(袁世凯,字慰亭)毕竟不错,不枉老夫此行也’。”
数小时的“道故论时”,内容应当极为广泛,交换对时局的看法想必是最重要的内容。这次见面,张感觉袁的见识非同一般,远在碌碌诸公之上;袁对张关注的导淮事业给予高度评价,并以人民利益相标榜,获得张謇极大好感。临别时,袁表示,如有出山之日,定当遵从民意,希望张謇给予多方合作。
对这次会晤,张謇抵京后意犹未尽,致函袁世凯称:“30年别离,世事沧桑,一夜畅谈,慨系横生。”洹上会谈,使袁张多年的芥蒂进一步消弭,为日后张謇拥袁做了极重要的铺垫。
当年10月,为了庆祝大维纱厂正式开工,张謇赶到武昌。10月10日上午,张謇过江在汉口等船,晚八时登轮返沪。船开动时,他发现长江对岸起火,“舟行二十余里,犹见火光熊熊上烛天也”。张謇没有想到,他居然目睹了武昌起义的烽火。
武昌起义,举国震动。作为立宪运动的领袖、新兴实业家代表,张謇的心中对革命及其可能带来的动乱充满了担忧。但眼看星火燎原,江山变色,一向务实的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后,迅速转向共和,辫子剪了,日记里的时间也换成阳历。通州很快宣告独立,“地方秩序如常”,大生资本集团毫无损失,张詧出任地方总司令。
不久,孙中山来信邀请张謇到南京担任民国内阁实业总长。然而,去了一趟南京,张謇反而更加坚定了弃孙投袁的决心。很多年以后,后人在张謇的日记中发现,南京会面后张謇对孙中山的评价,仅仅四个字——不知崖畔”。说白点就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和太浪漫了。
实际上当时民国政府政令不能出南京城,军饷都发不出来。这样的政权能有什么前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政治经济学原理,张老板比革命党领袖们更清楚。
袁世凯将“二次革命”镇压下去以后,张謇即于当年10月中旬前往北京,就任熊希龄主持的所谓“名流内阁”的农林工商总长。
1914年2月,熊希龄被迫辞职,张謇虽然暂时留任,但已不安于位。在内阁垮台5天后,张謇就写信劝告袁世凯警惕已经在国内外广泛传播的“帝制复活”的流言,小心因此诱发新的动乱。他借用苏轼的话以示讽喻:“操网而临渊,自命为不取鱼,不如释网而人自明也。”
1915年2月,张謇辞去袁记政府农商总长一职,标志着他一生全国性政治活动的结束。1916年6月,袁世凯病死。
消息传来,张謇不由得感叹:“三十年更事之才,三千年来未有之会,可以成第一流人,而卒败群小之手。谓天之训迪吾民乎?抑人之自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