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存在感就没有观众
胡静是个一直生活在“中间地带”的女孩:不够惊艳,但也不丑;不算优秀,但也不差;性格算不上太好,但也不招人讨厌。迄今为止她的人生经历太“平”了,“平”得都快被人忽视了。不但学业上、工作上这样,连感情上也如此。
胡静从一生下来就受到了公主般的待遇。父母本来就喜欢女孩,她小时候又长得很讨人喜欢,自然就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
像大多数孩子一样,胡静的故事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健康地成长,然后上幼儿园、小学、中学。期间也是普普通通,完全没有任何的亮点可言。
胡静性格文静,成绩中等。读小学时,她课余时间就是和同学在一起跳皮筋、丢沙包。在老师眼里,这个孩子没什么值得关注的,既不能成为榜样,也不会成为“刺儿头”。因为成绩一般,父母决定给胡静报课外兴趣班,看看这个孩子到底在哪方面有潜力。
胡静虽然很累,很讨厌这样东跑西跑地上兴趣班,但是胡静却并没有直接跟父母顶撞,成绩在各个兴趣班中依然是中等,不好不坏。父母多次询问兴趣班的老师,这个孩子是不是有天赋。可所有老师的回答仍然是千篇一律,不要勉强孩子,喜欢不喜欢让孩子决定,天赋虽然不多,但是后天培养也是很重要的。
后来,胡爸爸胡妈妈干脆放松了对胡静的要求,认为只要孩子乖,不到处惹是生非,不搞歪门邪道,就随她去吧。将来长大了,能上大学就上,上不了就找份工作,工资不用多,能养活自己就成。然后认识个差不多的男朋友,结婚生子,就算齐活。
胡静所就读的初中只是一所普通的中学。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这个年纪的孩子大多都会对爱情产生某种好奇,于是在学习之余,男女之间的爱慕之心便滋生了。胡静虽然长得不错,但是却没有吸引异性的亮点。偶尔有个男生主动向她示好,胡静却又看不上人家。对于这种状况,胡静倒也不以为然,认为恋爱本来就不是该在这时候经历的。
胡静一直帮着周围不错的女同学出谋划策,分析爱情中的利弊得失,俨然成为了一位知心大姐。所以胡静虽然没有男朋友,但是好朋友却逐渐增多。在众多朋友之中,胡静仍然不是主角,只是个参与者。
在初三的时候,胡静面临着人生的第一个选择——到底是上高中,还是上中专。以胡静的成绩,上高中没问题,但是将来考大学就不一定了。胡静又把选择权主动放弃了,她依然让父母替自己拿主意,无论是中专还是高中,自己都会努力学,然后能考上大学就读,考不上大学就找份工作。父母很无奈,最后,胡妈妈决定让胡静上高中,将来拼一把,考个大学。
胡静就这样上了高中。高中时期的胡静并没有什么追求者。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已经开始注重打扮了,但胡静却没有加入这个行列,不修边幅的胡静引来不少女同学的嘲笑,本来还想追求胡静的男同学,也停下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