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白话文:名誉与生命,那一个更亲切?生命与财产,哪一个更贵重?获得名利与失去生命,哪一个更有害?因此,过分吝惜必定招致更多的破费,丰厚的贮藏就会招致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险情,这样才可以保长久。
在生活的天平上,一端放着事业,另一端放着家庭。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却常常不能如意。江湖上流行的一条短信反映出现代人的“十多十少”:食物多了食欲少了;娱乐多了快乐少了;休闲多了休息少了;关系多了关怀少了;财产多了财富少了;交流多了交心少了;文章多了文化少了;理论多了理想少了;公务多了公德少了;爱人多了爱情少了。
那些以事业为借口而疏于照顾家庭的男人真应该感到羞愧 ——一个男人如果没有家庭,就算赚了再多的钱,他又是“为谁辛苦为谁忙”?说到底,那种人就算再成功,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花天酒地的物质享受或者是胜人一筹的逞强欲望。我们在抱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时候,我们却也可以看到极少数的神仙眷侣不仅可以共患难,更能同富贵。他们不仅能够胜任领导的身份,更可以成为好伴侣、好父母。巴菲特的实践证明,家庭不仅和事业不冲突,更是事业的基石。
巴菲特一直把家庭和健康当成自己重要的财富。虽然因为工作他和妻儿聚少离多,但是巴菲特家一直是最温暖的。他曾经为了保持体型而与小女儿打赌:如果巴菲特体重下降,她将支付他1万美元。虽然小女儿一直引诱巴菲特吃冰激凌,去肯德基,但巴菲特不为所动。当然,巴菲特最终得到了小女儿的1万美元。
步入老年,对于死亡的恐惧使得巴菲特更加看重身体健康与家庭和谐。这时候,金钱对于巴菲特而言只不过是一些数字,他并不在乎多几个零或者少几个零。一次,他的股东问他“成为巨富后还有什么打算”,他想都没想就说:“做最长寿的人。”在他妻子死后,他便决定淡出投资界,完成妻子的慈善遗愿。同时他也为自己的几个子女分别成立了慈善基金,并努力将孩子吸引到自己的身边,让一家人在一起和和气气地陪巴菲特度过晚年。
当巴菲特觉得自己在股市中应该隐退的时候,他也终于把迟迟未能完成的心愿达成了。2006年,巴菲特将自己85%的财产,约为370亿美元分批向五个慈善机构进行了捐献。其中大部分捐给“盖茨夫妇基金会”而不是自己的基金会,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好友比尔·盖茨做慈善比自己更聪明。同年,在他的影响下,比尔·盖茨也宣布自己将逐步退出微软的运营,而将心力放在慈善基金会的运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