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白话文:不敢在天下人面前起带头作用,所以才能成大气候,成为民众真正敬重的长者。
巴菲特选择股票时,不仅不敢为天下先,甚至连高科技行业都排除在外。而这仅仅是他分析、选择股票的原则之一。
就如同天下武林分为邪和正两大派,股票投资的分析方法主要可以分为技术分析法和基本分析法两个大类。技术分析法是通过市场行为本身的分析来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化方向,即主要根据价格变动、交易量与持仓量的变化等资料,按照时间顺序绘制成图形或图表,或形成一定的指标系统,然后针对这些图形、图表或指标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以预测股票价格走势的方法。这一流派是以价格判断为基础,以过去的正确投资决策实践为依据。技术分析法假设所有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都已经反应到了股票价格的变化过程之中,而且股票价格的变化具有记忆性,一定时间之后会重复。一句话,技术分析门派遵“历史将会重演”为他们的出发点。从最早的凭感觉决策,到图形化决策方式,再到指标化决策方式,直到最近,很多人正在开发计算机模型,用计算机来自动决策。他们似乎认为,钱是计算机的,计算机能够对决策正确与否所造成的结果负责任。
而基本分析法认为股票同其他商品一样,其市场价格根本是由内在价值决定的,并且围绕价值波动的,因而价值成为测量价格合理与否的标准。它是以影响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的因素为基本出发点,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特征分析以及上市公司的基本财务数据等等,作为投资分析对象与决策基础。基本分析法不但是西方投资界最早的分析方法,也是目前的主要分析流派。它的主要特点在于,以价值分析为基础,以统计方法和现值计算方法为主要手段,而不考虑股票(或债券等)过去价格变化运行所形成的图状曲线特点,仅仅从因影响股票(或债券等)内在价值的基本因素出发来分析股票投资的行为。
从总体来说,巴菲特的股票分析方法大致是从宏观、行业和公司几个层面逐步筛选的,但每一个层面的具体影响因素又很多,因而需要仔细逐级筛选。这正如我们在山里挖金矿,在河里淘沙金,必须先挖泥矿,然后逐步筛选,最后剩下的才是闪亮的金子。
1.俯首可拾遍地炼金柴——宏观分析
连续复利对财富增值的意义
巴菲特曾经臆想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奥马哈小镇的奇威大厦电梯里,巴菲特像沙丁鱼罐头一样,和大厦里许多员工拥挤在一起。其他人都注视着自己需要到达的电梯楼层,只有巴菲特一直扫视着地板。当他走出电梯时,弯腰拾到了一美分的硬币,其他乘客非常震惊,甚至有点鄙夷之色。巴菲特自言自语地玩笑道:“这就是下一个十亿美元的开始。”
可以想象,如果给巴菲特更多时间,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市值还会继续膨胀。就这一点而言,市场对每个投资者都是公平的。只要拥有健康、拥有生命,待在同一市场的时间足够长,获利的概率和规模就会更大。
富翁和穷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对一分钱的认识。在穷人看来,一分钱微不足道;在富翁看来,那是一座金山的开始。巴菲特常说,时间是个好东西,就是这个道理。这到底是何缘故呢?说到底,是连续复利在其中作祟。
可能投资者还很关心,我们怎样测度复利增长的情况呢?比如说,给定数量的资金,在变化的收益率(或利率)的情况下,究竟要多长时间才能翻一番呢?这里有一个“72法则”。这个法则声称,用收益率去除72,就可以得到资金翻一番所需要的年数。例如,连续收益率为9%的一项投资,大约需要8年时间(72/9=8)总金额就能翻一番;如果收益率为6%的话,则需要12年时间(72/6=12)。
这个规则还可以用来往回推算,以测定在既定的收益率下,我们在未来需要达到的目标财富量,当前应该储蓄的初始财富。如果从现在开始40年内的可行平均收益为9%的话,那么一个20岁的人为了在60退休时拥有100万元,他需要8年资金才能翻一番,因而他在52岁时必须拥有50万元,在44岁时拥有25万元,36岁时拥有12.5万元,在28岁时拥有6.25万元,在20岁时拥有
3.125万元,并以此按照9%的收益率进行投资储蓄。还有另一种情况,如果收益率不能达到9%而只有6%,那么他就需要12年时间资金才能翻一番。如果他在20岁时投资3.125万元,那么他只有在32岁时才能拥有6.25万元,在44岁时才能拥有12.5万元,在56岁时拥有25万元,在68岁时拥有50万元,而到80岁时才能拥有100万元。显然,这个时候他只能把这笔财富留给它的子孙了,而如果在60~80岁之间他的投资不能提前收回的话,他的退休生活费用就没有保证。
利率因素对股价的影响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明白了利率对于财富增值的重要作用。在美国,利率标杆通常称为无风险利率,一般采用美国政府国库券的收益率水平来衡量,这是评估其他任何资产价值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这些资产价值包括企业资产价值和企业股票价值。无风险利率设定了对于股票资产价值的标准。无风险利率越高,股票风险资产的价值就越低;无风险利率越低,股票风险资产的价值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