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龙纹的形成与完善

龙年说龙 作者:公隋


 

综观历代龙纹造型,可以总结归纳为:商周粗犷抽象,春秋战国秀丽洒脱,秦汉雄健豪放,隋唐健壮圆润,宋元成熟稳健,明清繁复华丽。

我国古陶瓷上出现龙纹,是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龙是粗长的蛇身,爪为三趾,圆。在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出土的一个泥质褐陶盘,属于龙山文化早期(距今约4500年),内绘龙纹形状是蛇身,有麟片,头小,口微张,上下颚长,舌细长向外伸,舌端呈禾穗状。这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龙纹。事实上,商周时期,龙纹是常见纹饰,玉器、青铜器上随处可见。

楚墓中出土的“乘人御龙”的帛书,就是古人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的体现;而龙车、龙舟出现,也是古人对龙纹的广泛运用。这个时期的玉器、铜器、漆器等工艺品中普遍看到的龙,都是爪为三趾,细尾而卷,张大口,头有角呈后卷状。

秦汉时期龙纹神光异彩,千姿百态。在秦都宫殿建筑遗址出土过一块龙纹空心砖,上面龙纹的形象是头似牛首,有须,大耳,细长角对称,蛇形体,有翼,脚有爪,身附璧。秦汉时期的龙纹有珠联璧合之说。

两汉时期,壁画、石刻、铜镜、铜器、金银器、玉器、漆器、瓦当、陶器等,都大量运用龙纹作为装饰。对于龙纹,也有各种称呼:如黄龙、应龙、苍龙、蛟龙、青龙、白龙、云龙、螭龙等。龙成了人们神化了的理想美的形象。

汉以后的几个朝代,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但是龙纹的装饰艺术,基本上还是继承两汉时代龙的形状与特征,在龙的周围往往衬以云朵、花朵,使龙的形象显得更加洒脱。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此时的龙纹装饰,又有了新的形象,充满艺术性。整体的龙纹艺术,也体现了唐代以肥为美的审美观。在铜镜、银器、玉器等工艺品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此时龙纹的特征:身躯是胖美健壮的蛇体;身上以斜方格组成网状纹鳞片,代替了鱼鳞片纹;前腿与身关节处长出细长翼;整条龙的背脊带鳍;龙尾像蛇尾;龙爪从过去的兽爪变为鸟形爪,爪甲绘成略弯的三角形,显得锋利有力;龙首的双角多分叉,口角比前期明显加深,所以上颚较长,特别是上唇,长而往上翘起;眼睛从过去的圆眼、三角眼变为凤眼。此时龙纹的装饰极为普遍,有立体的,有平面的。而这一时期平面的龙纹也多种多样,有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和彩绘等。

龙纹发展到宋代,已基本上形成格局,具有一定的模式。南宋初人罗愿在《尔雅翼》一书中称,当时的龙有九似:“角似鹿,头似驼,脚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目似牛。”它以多种动物最美的部位,综合成龙体,基本上奠定了元、明、清各朝的龙纹体形。到了宋代,龙体基本固定了蛇的长体,过去的兽体则完全消失,身上的鱼鳞纹代替了唐代的网状纹,脚渐渐缩短,强有力的、锋利的鹰爪代替了过去的兽爪或马蹄爪。脚上的肘毛画得较长而有曲线,一改以往短、少或无的情况。上下唇的变化也比较大,长而尖的上唇缩短了,改变了过去上长下短的现象。总而言之,宋代的龙纹身胖体粗,张牙舞爪,给人一种凶猛、威武、气势冲天的感觉,可谓是成功的艺术佳作。

到了元代,龙纹运用更加广泛。在元代的陶瓷中,以龙纹作为装饰的很多,堆贴的、釉上彩绘的,都很普遍。元代龙纹主要有以下特征:①身躯为弯曲的长蛇体状,体胖身粗;②头细而圆,比宋代的龙头小得多,龙首多无头毛,有个别的绘疏毛;③上下颚较长,分张口和合口,上唇上翘,张口的多伸舌,舌小如戟状,颈部细小;④四肢细而有力,肌肉隆起,显得有骨有肉,爪长而微内弯,龙分三爪、四爪和五爪,其中以三爪、四爪为多。元代龙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以站龙和游龙为多,整个龙纹给人以幼稚之感,但显得矫健勇猛,其周围往往衬以灵芝状的朵云,其尾巴长得长而尖,同时还衬以长长的火焰纹。

明清500余年间,陶瓷上龙纹繁多,形式多种多样,有团龙、云龙、双龙、海水龙、龙凤、花间行龙、荷花莲池龙、翼龙、夔龙、蟠螭龙等,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奔驰腾飞,有的回首而望,有的合嘴而行,可谓五花八门。装饰方法有刻、划、印、绘等多种。最有代表性的是江西景德镇窑场的产品。龙爪分三、四、五爪,但以五爪为主,是官窑的代表作品。民窑生产的三、四爪龙纹,是按官窑的龙纹描绘,但描绘得简单草率。此时的龙纹,已经达到高度成熟的境界。

总之,从夏代到清代龙的形态有很大的变化,变化顺序大致是由简单到复杂,从朴素到华丽,由粗犷到精美。对于龙纹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的脉络:

龙的各部位头部变化最大,夏商周时期头部似方形,呈正面平列,头部附加物少,战国以后头部开始变扁,到了宋代头部的附加物逐渐齐备完整,明代龙嘴变得扁且长。

龙角在夏代以前几乎没有,商代开始有角呈柱状,春秋末期龙角开始伸长,隋唐龙角呈现分叉,宋以后分叉增多,且向上向后伸展像鹿角。

龙发最早出现在南北朝,发向尾部披散,宋代以后龙发稍微向上卷,清代龙发向后伸展。龙髭出现于汉代,髯再现于南北朝,胡须出现于汉代,髦出现于宋代。

龙在夏代至春秋时期,由颈到腹逐渐变粗,由腹到尾则逐渐变细,从战国到五代腹部则凸起,宋代又恢复到战国时的形状,身体更加弯曲修长。龙的背鳍在夏代不甚明显,商代已有背鳍的出现,汉代背鳍排列稀疏,隋唐五代则为细密,明清时期背鳍更为整齐,趋于定型。

夏代以前的龙身较光滑无鳞,商代龙身开始有鳞,形状有菱形、长方形、蛇皮形,均比较简单。汉代龙鳞排列稀疏,隋唐五代以后龙鳞整齐紧密。

龙的腹甲出现于汉代。

汉代龙出现有双翼,双翼龙以汉唐两代较多。

龙的四肢演变比较明显,商代的龙已有四肢,爪也依稀可见,春秋战国的龙四肢较长,爪数也清楚可数,商代的龙有三爪,三爪龙一直延续到五爪,宋代再现四爪龙,明代则出现五爪,清代以后的龙四爪与五爪并存。

龙的肘毛出现在汉代,到南北朝更趋明显美丽。

龙的尾部在战国以前是随着躯体逐渐收缩的,至五代变得很细,似虎尾,宋代以后又回复到战国时的形态。尾鳍最早出现在五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