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逻辑其实很好玩》(6)

逻辑其实很好玩 作者:杨佩昌


 

连载18、不成立的杀人罪

林肯在当律师的时候,曾为他一个好朋友的儿子小阿姆斯特朗作过辩护。原告方的证人福尔逊指控小阿姆斯特朗犯了杀人罪,并且发誓说在十月十八日晚上的月光下亲眼目睹。按照惯例,辩护律师应当场对原告证人进行质询:

林肯:你认清是小阿姆斯特朗吗?

福尔逊:是的。

林肯:你在草堆后,小阿姆斯特朗在大树下,相距二三十米,你能看得清楚吗?

福尔逊:看得很清楚,因为月光很亮。

林肯:你肯定不是从衣着等方面辨认的吗?

福尔逊:不是从衣着,我肯定是看清了他的脸,因为月光正照在他的脸上。

林肯:你能肯定具体时间吗?

福尔逊:能,因为我回到屋里时,看了钟,那时正是十一点一刻。

询问完毕,林肯转身对大家说:“我不能不告诉大家,这个证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接着他发表演说:

福尔逊发誓肯定十月十八日晚上十一点一刻在月光下看清了被告的脸。请大家想想,十月十八日那天还是上弦月,晚上十一点的时候哪里还会有月亮?退一步说也许证人把时间记错了,那么,就算提前一些时候,但那时月光应该是从西边向东边照射,而草堆在东,大树在西,如果被告面向草堆,脸上是不可能照到月光的,证人怎么可能从二三十米处的草堆后看清被告的脸呢?

在场的人听完林肯的演说,沉默了一会儿,接着全场迸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福尔逊哑口无言,法庭宣布小阿姆斯特朗无罪。

这场辩护演说像利箭穿心一般击中要害!

【感悟逻辑】

林肯辩护演说的成功,一是事先对案件进行了周密调查,二是运用了反驳的逻辑工具。反驳,是引用一些已知为真的判断来证明某一判断思想的虚伪性的过程。林肯就是这样给予福尔逊致命一击的。又如:

相传古时候有个聪明的老人,有个打猎的朋友给他送来一只兔子。老人很高兴,拿兔子做成菜,请打猎的朋友吃。一个星期以后,有五六个人来找老人,自称“我们是送你兔子的那位的朋友”,老人就拿出兔汤招待了他们。又过了一个星期,又来了八九个人说:“我们是送给你兔子的那位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老人就给他们端来了一碗泥水。客人很诧异,问这是什么?老人说:“这就是我那位朋友送来的兔子汤的汤的汤。”

这段故事虽出自民间,但很有意思。有趣的是老人用泥水作为兔子汤的汤的汤,来类比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生动形象地暗示朋友间的非传递性关系,从而巧妙地反驳了客人,致使客人瞠目结舌,灰溜溜地离去。

反驳和证明一样,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被反驳的论题,其内容是反驳的对立面观点,它所回答的是“要反驳什么”这一问题;二是用来反驳的论据,其内容是确定论题的虚假性的根据,它所回答的是“用什么来反驳”这一问题;三是反驳时所使用的论证方式,它所回答的是“怎样来反驳”这一问题。这三者配合得当,可成为学术争论、问题讨论、法庭辩论等强有力的战斗武器。那么究竟反驳论题、反驳论据、反驳论证方式,谁在前、谁在后,是单一反驳,还是综合反驳,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来,哪个方面有错误就反驳哪个方面,哪几个方面有错误就反驳哪几个方面,如果论题、论据、论证过程都有错误,就都应予反驳。鲁迅先生在这方面是我们的榜样,他的文章如投枪、如匕首。犀利泼辣、幽默诙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在《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就是先摆出被反驳的论据,并承认其论据“两年以前,自夸地大物博;‘又一次’只希望着国联;‘现在’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却也是事实”。然后引出被驳论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并反驳论证方式。最后,用一个不完全归纳推理反驳了论题:

中国古代有埋头苦干的人,是中国的脊梁,有自信力,不自欺;

中国古代有拼命硬干的人,是中国的脊梁,有自信力,不自欺;

中国古代有为民请命的人,是中国的脊梁,有自信力,不自欺;

中国古代有舍身求法的人,是中国的脊梁,有自信力,不自欺;

所以,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反驳的方法有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两种基本形式,而归谬方法是间

接反驳中最常用、效果也最佳的一种方法。归谬法,它是假定对方论题为真,推出荒谬的结论,从而确定对方论题的虚假性。这是很有力量的一种反驳方法,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其反驳过程为:

求证:A假。

证明:假设A真。

如果A真,那么B、C真。

已知B、C假,而且荒谬。

所以A假(假言推理否定式)。

林肯反驳福尔逊时说“退一步说,也许证人把时间记错了,那么,就算提前一些时候”,是假设福尔逊为真的判断,使福尔逊松了口气,而人们却似乎更多了一层悬念。正当此时,林肯语调一转像暴雨般的袭来,“但那时月光应该是从西边向东边照射,而草堆在东,大树在西,如果被告面向草堆,脸上是不可能照到月光的,证人怎么可能从二三十米处的草堆后看清被告的脸呢?”退则进,给予福尔逊致命一击。这就是归谬法的反驳效果。

连载19、智擒诈骗犯

有一年,某城市发生了一起诈骗案。由于公安人员的机智和很高的工作效率,很快就破了案。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有个来自外省农村的社员葛兰友,受他妹妹的委托到这个城市的孤儿院领养一个小孩。在火车上,葛兰友遇到一个自称刘峰的中年男子,此人说自己的表兄在该市的民政局工作,可以帮忙办理。到了这个城市后,两个人同住在一个旅社内。不久,刘峰对葛兰友说,孤儿院同意将一个两岁多的男孩交合适的人领养,但必须交三百多元的抚养金,才可领走小孩。葛兰友信以为真,就立即打电报要家里汇来人民币四百元。钱汇到后,他给了刘峰三百五十元。但从此他就再也见不到刘峰的踪影,葛兰友才知道上当受骗了,马上到该市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局的同志详细询问了葛兰友被骗的经过。葛兰友除了提供罪犯的相貌、年龄、身材等特征外,还说罪犯曾在该市一个风景区照过相。公安人员认真分析案情,制订了破案计划。他们认为罪犯在风景点照过相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因为在那里照相不是当场取走的,需要邮寄,要邮寄就会有收件人的地址,如果有了收件人的地址,就可以跟踪追获罪犯。于是他们立即赶到那个风景点的摄影部,在几千份尚未寄出的照片中找出了罪犯的照片,并了解到罪犯留下的邮寄地址是:某县李庄公社王某收。公安人员连夜赶赴李庄公社,向王某了解情况。据王某提供线索,罪犯曾约王某于指定日期在某县见面。公安人员又不顾疲劳,赶到该县。罪犯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那里被捕归案。案情大白以后,葛兰友领回了被骗走的钱财,非常激动,当即向公安局的同志们连声道谢。

讲到这里,现在我们就来联系案情来谈谈逻辑学中假言连锁推理的问题。

【感悟逻辑】

假言连锁推理同一般的假言推理形式是不同的,它的大、小前提和结论全都是假言判断,所以又叫作纯粹假言推理。在上面这个智擒诈骗犯的破案过程中,公安局的同志们在分析案情时,就运用了纯粹假言推理。这种推理形式一环扣一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所以它能起到串联思想的作用。公安局同志们思考案情的推理过程大体是这样的:

只要罪犯在那个风景点摄影部照了相,就能找到他的相片及邮寄地址;

只要找到他的相片及邮寄地址,就可以跟踪追获罪犯;

所以,只要罪犯在那个风景点摄影部照了相,就可以跟踪追获罪犯。

公安局同志的推理是完全正确的,所以他们在正确判断的指导下,进行侦破活动,很快就抓获了罪犯。

我们知道,一个假言判断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条件部分,一个是推断部分。凡是真实的假言判断,它的条件部分和推断部分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逻辑联系。人们按照它内在逻辑联系的性质,运用正确的推理方法来进行推理,就能获得可靠的结论。从公安局同志这次的推理过程来看,第一个前提判断的条件部分是“只要罪犯在那个风景点摄影部照了相”,有了这个条件,就必然能推断出“就能找到他的相片及邮寄地址”。这样的假言判断是完全真实的,必然可靠。假言连锁推理的方法是把第一个前提的推断部分用来做第二个前提判断的条件部分,然后进一步作出推断。上面这个推理的第二个前提判断的条件部分是:“只要找到他的相片及邮寄地址”,有了这个条件,就必然能推断出“就可以跟踪追获罪犯”这样一个判断。在作出了两个前提判断以后,也就可以必然地推出结论了。这就是将一个前提判断的条件部分与另一个前提判断的推断部分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判断:“只要罪犯在那个风景点摄影部照了相,就可以跟踪追获罪犯”。

这个结论之所以可靠,就是因为两个前提判断都是正确的,而且推理的过程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假言连锁推理由于前提和结论之间互相连在一起,因而在人们的思维中能够层层深入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把前后思维过程密切地串联在一起。

现在再来看那个自称刘峰的诈骗犯,当他了解到葛兰友要到某市孤儿院领养小孩的时候,是怎样动脑筋、出鬼主意来诈骗葛兰友的?诈骗犯想,孤儿院与民政部门有关系,只有说自己在民政部门有亲戚,才能取得葛兰友的信任;只有取得葛兰友的信任,才能把钱骗到手。他骗钱的鬼主意实际上也是一个假言连锁推理,他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

只有说有个表兄在市民政局工作,才能取得葛兰友的信任;

只有取得葛兰友的信任,才能骗钱到手;

所以,如果要骗钱到手,就要说有个表兄在市民政局工作。

由于这个诈骗犯摸透了葛兰友的心思,又依据编造的谎言进行了合乎逻辑的推理,所以能够骗得葛兰友落入圈套。当然葛兰友如果能提高警惕,也是可以避免上当受骗的。葛兰友在受骗以前完全应当进行这样的思考:

如果刘峰带我去孤儿院看了小孩,那么,他说的就是真话;

如果他说的是真话,那么,我就可以按规定付给抚养费;

所以,如果刘峰带我去孤儿院看了小孩,那么,我就可以按规定付给抚养费。

这个推理过程也是假言连锁推理,推理形式也是完全正确的。可惜葛兰友没有作这样缜密的逻辑推理,以致被骗。连小孩子的影儿也没有见到,怎么能够将抚养费三百五十元交给刘峰呢?由此可见,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连载20、唐伯虎绘画题诗

唐伯虎位居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首,诗、书、画三大领域都有高深造诣。他有不少逸闻趣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一天,与他为邻的一位富翁为其80岁的老母祝寿,请唐伯虎绘画题诗。他才思敏捷,挥毫泼墨,一幅“蟠桃献寿”图片刻即成。接着他又题下一首诗,其第一句为:“这个老妇不是人”。“不是人”这还了得,此语一出,老太太的儿孙们一个个大惊失色,但又不便发作。接着唐伯虎写下第二句:“好像南海观世音”。老太太的儿孙们转怒为喜,原来老人家不是普通的人,而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谁知第三句竟是:“生下儿孙都是贼”。富翁实在气不过,正想发作时,第四句又写了出来:“偷得蟠桃献星魁”。富翁等儿孙们一个个顿时容颜大悦,原来自己虽是“贼”,但不是偷鸡摸狗的贼,而是像孙悟空那样偷蟠桃的“贼”,也是神仙。

这首诗语出惊人,非同凡响,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四行诗贯穿了一个中心思想:祝寿要说好话,但唐伯虎不愿说那些毫无新意的好话。“不是人”与“观世音”相一致;“贼”与“偷蟠桃”照应。从逻辑的角度看,唐伯虎绘画献诗遵守了逻辑规律中的同一律。

【感悟逻辑】

同一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同一思维过程是人们对同一时期内同一对象同一方面性质或关系的把握。在这一条件下,思维必须确保自身的同一。

同一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A是A”或“P→P”。

A表示任何一个概念,P表示任何一个判断。“A是A”或“P→P”表示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概念或判断都要与其自身保持同一,也就是保持思维的确定性。

同一律要求人们使用的概念要有确定的内容,也就是要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当概念保持了确定性后,建立在概念基础上的判断和推理也可以保持确定性。反之,就会出现概念混乱、判断不恰当、推理不合乎逻辑的情形。

同一律要求人们所做的判断也必须有确定的、同一的含义,断定了什么就断定了什么,是真的就是真的,是假的就是假的。在思考问题和讨论问题时,要有确定的对象,要始终围绕中心,以确保思维的确定性。

在使用概念时,如果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就会犯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混淆概念是无意识地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个概念来使用的逻辑错误。下面是几则混淆概念的例子:

某校李老师把小明的通知书当面交给小明的爸爸。小明的爸爸看到通知书上“希望今后要尊敬师长”的评语时,便教训道:“李老师,我们可不能对孩子灌输等级观念哪!师长当然要尊敬,那团长、营长、连长、

排长就不要尊敬了?连这起码的道理都不懂,可不行啊!”

在这则故事中,李老师评语上的“师长”概念是指老师和长辈的意思,而小明的爸爸却把它理解为军队中的职务概念,并据此大发奇谈怪论,充分暴露了他的无知。小明的爸爸无意识地把两个不同的“师长”概念混为一谈,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