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逻辑其实很好玩》(8)

逻辑其实很好玩 作者:杨佩昌


 

连载22、教书先生怒斥贪官

有个教书的先生,专为百姓打抱不平,他写状纸告倒了七个贪官污吏。知府十分恼怒,将他传进衙门说:“你为民鸣冤告状,图的是什么?”

教书先生说:“图的是‘正义’二字。”

知府说:“假如我东边房子放有金钱美女,西边房子放有‘正义’,你挑选哪一样?”

教书先生说:“我当然要金钱美女。”

知府一听,大笑说:“听这话,就知道你不是好人,要是我就一定要‘正义’。”

教书先生说:“我和大人不一样,我有的是正义,恰恰缺少金钱美女;你有的是金钱美女,恰恰缺少正义,所以我们想要的也就不一样。”

教书先生斥责贪官的话包含了如下两个不相容选言推理:

要么要金钱美女,要么要正义;

我不要正义(因为我有的是正义);

所以,我要金钱美女(我缺少金钱美女)。

要么要金钱美女,要么要正义;

你(知府)不要金钱美女(你有的是金钱美女);

所以,你要正义(你恰恰缺少正义)。

所谓不相容选言推理就是前提之一为不相容选言判断,并且根据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推演的推理。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特点是其肢判断断定的事物情况是不能并存、不可同真的,而只能有一个肢判断断定的事物情况是存在的。

【感悟逻辑】

不相容选言推理有否定肯定式和肯定否定式两个正确的推理形式。否定肯定式的特点:前提中有两个判断,一个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另一个是对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的一部分(或一个)选言肢的否定;结论是对该不相容选言判断的另一部分(或另一个)选言肢的肯定。例如:

某犯罪行为要么是过失犯罪,要么是故意犯罪;

某犯罪行为不是过失犯罪;

所以,某犯罪行为是故意犯罪。

这个推理就是不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的实例。

肯定否定式的特点:前提中的两个判断一个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另一个是对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一个选言肢的肯定;结论是对该不相容选言判断的另一部分(另一个)选言肢的否定。例如:

某判断要么是肯定判断,要么是否定判断;

某判断是肯定判断;

所以,某判断不是否定判断。

这个推理就是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的实例。

不相容选言推理必须遵守两条规则:

否定一部分(一个)选言肢,就要肯定另一个选言肢。

肯定一个选言肢,就要否定另一部分(另一个)选言肢。

作为不相容选言推理前提之一的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肢应当是穷尽的。否则,很可能遗漏了真实的可能情况,就不能必然地推出结论。我们不妨看一则《小金锁哪里去了》的故事。

一条街上的同一个院里住着两户人家,一家姓张,一家姓李。一天清晨,张家师傅上班去了,张家嫂子在大门口引火生炉子。忽听得李家大嫂在叫她:“大嫂,你家毛头哭了!”张家嫂子赶紧跑进房内,只见刚满一周岁的儿子正在床上手扒脚蹬,大哭不止。她连忙抱起孩子,发现孩子脖子上挂着的小金锁不见了。这个小金锁有一粒赤豆那么大,是孩子的外公、外婆在孩子满月时送的礼物,以图吉利。张家夫妇把小金锁穿了一根线,挂在孩子脖子上。可现在线断了,小金锁不见了。

小金锁到哪里去了呢?张家嫂子想:自己刚才明明看见小金锁还挂在孩子的脖子上,会不会丢在什么地方了?她地上也找了,孩子的衣服里也摸了,床上的被子、枕头甚至垫被都翻过来翻过去找了几遍,还是不见小金锁的踪影。她皱起眉头思索,慢慢地理出了一些头绪:

小金锁要么丢失了,要么被人偷走了;

丢失了总该在家里找得着,可现在怎么找也找不着;

因此不是丢失了,而是被人偷走了。

那么是谁偷的呢?

她想:要么是外面来人偷的,要么是院里人偷的;

外面人没有进来过,那一定是院里的人偷了;

而院里的人只有李家嫂子;

因此,准是李家嫂子偷了小金锁。

想到这里,她赶紧跑到派出所报了案。负责这一地段的民警跟着张家嫂子来到了现场。当李家嫂子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之后就大哭大闹起来,连声叫冤枉。这样一来,两位大嫂大吵大闹起来。民警把孩子身上、床上、地上又找了好几遍,还是没找着小金锁。小孩在哭,大嫂在吵闹,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而李家嫂子却不停地叫喊冤枉。没有真凭实据总不能轻易说人家偷东西,怎么办呢?这可急坏了民警。

围观人群中的一位大伯自言自语地嘀咕了一句:“会不会是小毛头把小金锁吞到肚子里去了!”不得了,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听了大伯的那句话后,张家嫂子顾不得吵架了,马上把孩子送医院去检查。经过医生检查,小金锁果然被孩子吞进肚子里去了。幸亏发现得早,及时抢救,才没有发生意外。

孩子脖子上挂的金锁不见了,有三种不相容的可能情况,即丢失、被偷、被孩子吞进肚内。张家嫂子只考虑到前两种可能,遗漏了第三种可能,而第三种可能恰恰又是金锁不见了的真实情形。因此,她根据前两种可能作出的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错误的。

连载23、县官画虎

民间有一则《县官画虎》的幽默故事:有位县官喜欢画虎,但画技不高,往往画虎成猫。一天,县官又画了一只虎,悬挂于大堂的墙壁上,随后叫来一位衙役问道:“你看这画上画的是什么?”衙役答:“是猫,我的老爷。”县官破口大骂:“你这该死的奴才,连虎都不认识!”喝令拖出去打四十大板。县官又叫另一个衙役来问道:“你看这画上画的是什么?”“老爷,我不敢说!”“你怕啥?”“我怕老爷!”县官有些生气地质问道:“那么我怕谁?”“老爷怕皇帝!”“皇帝又怕谁?”“皇帝怕老天!”“老天怕什么?”“老天怕云!”“云怕什么?”“云最怕风!”“风怕什么?”“风害怕墙!”“墙怕什么?”“墙怕老鼠!”“老鼠怕什么?”衙役指着墙上挂的画答道:“老鼠什么都不怕,就怕老爷这张画!”县官气得两眼直盯着这个衙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众所周知,老鼠怕的是猫。因此,衙役说的“老鼠怕老爷这张画”包含着一个隐含判断:老爷画上画的是猫。

隐含判断就是说话者的某种真实意图、思想不用判断直接表达出来,而是使其隐含在某些语言或判断之中的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它既能表达自己的某种见解,又能使语言显示出幽默、含蓄、耐人寻味的特点。

【感悟逻辑】

由于隐含判断的这一特点,使得它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第一,隐含判断可以用来揭露某些丑行,而又不过分伤害被揭露者的情面。如下面的故事:

在某编辑部里,某编辑正与一青年作者谈话。

编辑:年轻人,这诗是你自己写的吗?

年轻人:是的,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构思良久才写成的。

编辑:那么,莎士比亚先生,您是怎样复活的呢?

在上述对话里,编辑压根儿没有说“你这诗是抄袭莎士比亚的”,但却包含着这样一个隐含判断,年轻人如果稍微有一点头脑,就会感到惭愧。

第二,隐含判断可以用来对付某些人的刁难而使自己不受损失。《县官画虎》中后一个衙役就是使用了隐含判断回答县官的提问才躲过一劫的。我们不妨再看一个故事:

从前,一个财主养了个笨蛋儿子。长到八九岁时,财主请了个私塾先生教笨蛋儿子识字。受教很久,他却没有什么长进。而财主本人又偏爱听好话,不爱听人说他儿子笨的实话。家里的佣人,谁若是说他儿子笨之类不中听的话,轻则挨一顿臭骂,重则丢饭碗。一天,财主向私塾先生打听他儿子的作文如何,先生想了片刻后说,“您儿子的作文么,打个比方说吧,七窍通了六窍。”财主一听,儿子七窍已通了六窍,已是十分懂了八九分了,便连连说:“不错,不错,我儿子终于也长进了!”

财主的儿子真的有了长进吗?没有。先生说的“七窍通了六窍”这

句话并非他的真意,而包含着“一窍不通”这个隐含判断,意即什么都不懂。财主本人没有理解先生的真意,竟沾沾自喜起来。

第三,隐含判断可以用来表达对方的失意,但又不至于伤害对方的感情。范公备的《过庭录》记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吴人孙山,滑稽之才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这个幽默故事中,“解名尽处是孙山”和“贤郎更在孙山外”隐含着这样一个判断:贤郎没有考中举人。这种表达方式比较含蓄,不会伤害对方的面子。

第四,可以提高识别人使用隐含判断的能力,从而提高分析能力,有助于把握或发现语言中所包含的深层次的问题。

一个外国癌症患者在我国就医,当我国记者采访他时,他连连说:

“中国医生真了不起,对我的病既没说治不了,又没有误诊。”患者的回答引起了记者的思考。记者在访问患者之前,虽已了解他在外国时已宣布为不治之症。但未听说过误诊,而从刚才的对话中听出,他似乎在外国被误诊。记者经向患者家属了解,证实患者在外国确实被误诊,以致拖到癌症晚期,难怪他后悔晚来中国了。

记者从患者“又没有误诊”这一论断而推断他在来中国之前很可能被误诊,就是借助隐含判断作出的一种引申。这种引申能够使暗含的思想明朗化,有利于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第五,正确地使用隐含判断,可以提高语言修养,融洽与交流对象的关系,并产生共鸣,从而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达到交谈的目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